有了,買地!
林筠萱記得前世有一次幫外婆拔花生累到她懷疑人生,當時還在想外婆為什麼要種花生,如果他們那裡種不了花生就好了,那樣她就不用拔花生了。
後來她特意上網去查花生的資料,知道花生喜歡氣候溫暖,雨量適中的沙質土地區。不過花生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就是在瘠薄的土壤上也可以獲得一定的產量。但是花生產量越高,要求的土壤條件就越好。我國很多省份都有種植花生,其中南方九個省區的花生年種植面積和產量幾乎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崗頭村地處南方,既然山上可以長花生,說明這裡的氣候和土壤是適合種植花生的。所以,原理上只要她找到合適的土地,她就可以進行花生移植的試驗了。
既然要買地,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那就多買一些地,也是時候改善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了。
趙家這個茅草屋年代已久,夏天住著還湊合,一到冬天,風嗖嗖的往裡鑽,冷得人直哆嗦。聽說崗頭村的冬天又溼又冷,這兩年來,趙大林一家最怕冬天來臨,每年冬天都是好不容易才熬過來的。
當林筠萱從何翠芳,趙安他們嘴裡得知這些資訊的時候,心裡就暗暗決定了等解決溫飽問題後,一定要在冬天來臨前蓋一座冬暖夏涼的青磚大瓦房,讓大家安安心心的過冬。
正所謂你投以桃李,我報以瓊漿!
再說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以前趙大林他們條件不好,沒有辦法只能勉強解決衣、食、住這三樣。他們大半輩子都只跟土地打交道,沒什麼出行的需求,所以行這一塊也沒有所謂的要求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在林筠萱的幫助下,他們賺到錢了,現在每頓飯不僅有米麵吃,還有菜有肉,衣服也不用再縫縫補補又三年。衣和食都不是問題了,那就該輪到改善住的環境了。俗話說,安居樂業,只有安居才能樂業,才能生活得更穩定。
之前林筠萱跟趙大林和何翠芳只是提過要蓋新房子,但沒說過是扒了茅草屋在原址上蓋新房子,還是另外買地蓋新房子。
如果扒了茅草屋在原址上蓋新房子,那就意味著他們必須搬家,新房子蓋成之前的那段時間不僅要另找住處,而且這個新住處還要方便他們工作,不能耽誤他們交貨給醉仙樓。
如果是另外買地蓋新房子,除了要花費些銀錢,前面那些問題就不存在了。
林筠萱堅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所以她決定買地蓋新房子。
晚飯的時候,林筠萱在飯桌上正式提出了買地蓋房子的建議。
除了林筠萱,飯桌上的幾人均是一臉震驚,他們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那麼快......
“你,你說的是真的嗎?”何翠芳有點恍惚,不敢置信。
林筠萱堅定的點了點頭。
“咱們現在夠錢蓋新房子了嗎?”趙大林撓了撓頭,緊張的問道。
“應該夠的,我問過李掌櫃,一般三進的院子造價在三十兩銀子左右。”林筠萱看向何翠芳,肯定的說道,末了又貌似渾然不在意的說了一句:”如果不夠錢就再賺唄!“
何翠芳朝趙大林輕輕點了點頭:“我們現在已經存了五十多兩銀子了,蓋房子應該是夠的。”
除了賣菜譜的錢林筠萱自己收著,其他的收入她都交給何翠芳保管了,所以何翠芳很清楚家裡的進賬有多少。
五十兩銀子!趙大林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可是一筆鉅款啊!他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擁有鉅款,沒想到他也能有擁有鉅款的一天。趙大林激動得眼角都溼了。
“那我們要蓋什麼樣的房子?”趙安聽到馬上可以蓋新房子,感覺吃在嘴裡的飯也不香了。
“比大伯家的還要好看嗎?”趙雲兒也開心的放下碗筷加入討論。在她眼裡,大伯家那青磚瓦房就是最好看的房子了。
“大伯家的房子很好看嗎?你們想蓋什麼樣的房子?”林筠萱看向趙安和趙雲兒,眼裡充滿了笑意。
“冬天不透風,暖和的。”趙安估計是被冬天刺骨的寒意嚇怕了,首要要求就是不透風。
“我想要跟大伯家一樣好看的房子,還要有個大大的院子,用圍牆圍起來,這樣我的小雞就可以在家玩,不會老是跑出去了。”趙雲兒拖著腮幫子,認真的想了一會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