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中午吃過午飯,林筠萱便和趙安帶著雞籠去張家村找張青雲了。
本來她想自己一個人去的,但是何翠芳不放心,擔心她第一次獨自出門會找不到路,還是讓趙安跟著去兩個人有照應比較好。所以最後又是他們兩個人一起出門的了。
張家村在石門鎮的西南面,背靠大蟒山的東延段,村子東邊就挨著北上的官道,大小跟崗頭村差不多,離石門鎮不到六里路。因為靠近官道路比較好走,所以村裡的人一般都是走路去鎮上的。
林筠萱他們從崗頭村出發,繞小路過去就不用經過石門鎮,前後大概花了半個時辰才到了張家村。她在村口問了人,很快就找到了張青雲的家。
張青雲的家就是村口數過去的第五家,一個小院子用竹籬笆圍著,院子裡有棵老槐樹,樹下有一排茅草屋,有四個房間。
林筠萱站在竹籬笆外,高聲叫道,“張青雲,張青雲!”
“哎,我在呢。”隨著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張青雲的身影出現在中間那間茅草屋的門口。
“我來還你雞籠的。”林筠萱舉起手中的雞籠,大聲說道。
“是你啊,姐姐!”張青雲看清來人後,驚喜的跑了過來,“我沒想到你真的來了。其實就算你不來還我雞籠也沒關係的。”
“答應別人的事,我一向是說到做到的。”林筠萱笑了笑,把手中的雞籠遞給了張青雲。
張青雲伸手準備接過雞籠,正在這時候,從一間茅草屋裡傳來一陣嬰孩小貓叫似的孱弱的哭啼聲,接著傳出一個小女孩驚慌的叫聲,“娘,大哥,不好了,小寶額頭好燙,你們快來瞧瞧!”
“小寶!”張青雲顧不得雞籠了,急忙轉身衝過去茅草屋,林筠萱和趙安見狀也緊隨其後。
林筠萱進了茅草屋,看見對面牆邊有張木床,床上半躺著一個蓋著薄被、臉色蒼白憔悴的少婦,此時正一臉著急。床邊坐著一個約莫七八歲的小女孩,梳著兩條麻花辮,懷裡抱著一個嬰孩,正兩眼淚汪汪的看著床上的少婦。
林筠萱顧不得解釋,直接用不容置疑的語氣對小女孩道:“你把寶寶平放在床上。”
小女孩目光驚詫,不過被林筠萱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勢鎮住了,遲疑了一下還是按照她說的做了。
林筠萱走到床邊,見一個看起來出生沒幾天的嬰孩雙目緊閉,小臉呈黃色,正在張著有些暗紅的嘴唇在哭啼,她蹙眉伸手摸了摸嬰孩的額頭和後頸,問道:“這孩子出生多久了?從出生到現在可曾拉出胎便?”
“出生五天了。”小女孩快速的回答。
“什麼是胎便?”張青雲在一旁急急的問道。
林筠萱挑眉:“有沒有拉出屎?”
張青雲和小女孩互相看了看,然後不約而同的看向床上的少婦。
“沒有。”少婦緊張的搖了搖頭。
林筠萱眸色暗了暗,低頭檢查小寶寶的腦袋,又解開衣服檢視小寶寶的身體,還特意看了一下有沒有肛門。發現除了臍帶根有些紅腫,身體其他部位都沒問題。
給小寶寶把了脈後,林筠萱抬頭對屋內的母子三人道:“寶寶胎便沒有排出,體內毒素排不出,再加上肚臍有些發炎,所以發燒了。如果不及時處理,繼續發燒下去,會有抽搐昏迷的危險的。”
“那現在怎麼辦?”張青雲幾人著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先通胎便排毒素,再想辦法給肚臍消炎。”林筠萱說完看向床上的少婦,“大嬸,你現在一天喂幾次奶給小寶寶?”
“有時候一兩次,有時候沒有,我不夠奶喂她,只能讓青雲他們煮些粥水餵給小寶。小寶天天吃不飽,餓得白天夜裡都在哭,我也就沒怎麼留意她有沒有拉過屎了。都是我不好,我沒照顧好她。”少婦一邊自責,一邊抹淚。
“娘,你別哭,陳婆婆說你還在月子裡,不能哭的。”小女孩見少婦哭了,趕緊湊過去給她擦乾眼淚。
林筠萱低頭想了想,挑了兩個可行的下奶方子說道:“黃豆豬蹄湯,鯽魚湯都可以下奶。豬蹄不貴,可以去集市上買,黃豆可能很多人家裡都會有的。你們這附近有河或者小溪的話,可以去河裡抓魚。”
其實下奶的方子有很多,比如通草豬蹄湯,黃芪雞湯,木瓜鯽魚湯,但是以這個時空可以找到的食材和這個家庭可以承受的能力來說,黃豆豬蹄湯和鯽魚湯是最適合的了。
“是嗎?這些真的有用嗎?”張青雲和他娘看向林筠萱的眼裡都充滿了期望。
林筠萱點點頭,張青雲露出一個微笑,“我們村北面有條小溪,我等下就去抓魚。現在這個時辰應該買不到豬蹄了,我明天再去買。”
“但是這些方子不是說吃了就馬上有奶的,要連續喝上一段時間才好。大嬸這段時間每天都要多喝水,多喂幾次奶,就算沒有奶也要讓小寶多吮吸幾次,這樣乳腺才能保持通暢。我等下先去抓通胎便的藥,青雲你們去問問附近誰家的婦人有奶,請她來給小寶喂幾天奶,等你娘有奶了就讓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