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許多國人可能不太願意承認,但即使是現代兔國,真正大發展的兩個大契機,一次是建國時老大哥的大規模援助,一次是八十年代與某國蜜月期時來自西方世界的大量低吸甚至無息的貸款。
艱苦奮鬥,是社會升級的必要項沒錯,但絕不是唯一必要項。
雖然,馬先生在他的哲學思想中提到,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帶來的盈餘會自動的積累起來,從而實現社會升級,但,歷史證明古往今來沒有一個國家是依靠攢錢實現騰飛的。
就好比富人總是建議窮人要多攢錢,要艱苦奮鬥,要減少生活需要,把閒錢多用來投資,投資才能帶來收益。
可特麼有幾個富豪的第一桶金是攢出來的?
窮人應該把錢用來投資,從根兒上就是個偽命題。
他要是有錢用來投資,還不如用閒置房進行出租呢。
反正他這邊都已經開始為了全民持槍的理想而努力了,這個專案完成之後,明廷的軍事實力相較於清廷將是碾壓的。
至於常備兵方面,劉大炮對朱副總舵主說的話也並不全是安慰。
大半年了,科學院的硫酸,硝酸研製工作已經有眉目了,說白了就是成本、規模、效率還不行,他現在正親自帶領百十多個科學家熬夜加班在搞了。
這,已經涉及到基礎化工的領域了,清廷再想要追,那就根本不是偷個秘方能搞定的了。
一旦搞定了無煙火藥,再下一步就可以嘗試製作現代子彈了,一旦現代子彈搞定,就可以嘗試做無縫鋼管了,而且技術難度更高的無縫鋼管還不是決定性的技術。
有無縫鋼管,就可以造出漢陽造,進而造出馬克沁,在這個時代肯定是足以平推全球了。
拿不出無縫鋼管,好像也沒什麼要緊,無非也就是質量稍微差一點的漢陽造,也夠用了。
事實上就晚清的那個工業底子,漢陽造到底是不是用無縫鋼管造的,都不好說呢。
在他的理想狀態下,等過個一些年,至少先保證城市居民中的大部分人都擁有一把槍,或者是擁有隨時購買一把槍的能力。
廣大農村地區至少確保每個村都擁有自己組織一支援槍治安隊的能力。
哪怕是用劣質鋼材生產出來的,會比較容易炸膛的普通槍械也行,反正這些槍的絕大部分,一百年也未必會響一次。
為了這個目標,這批槍朝廷甚至可以給一定的補貼款之類的,明廷百姓可以透過身份認證每人限買一把。
當然,你要是有錢人想自己整個衛隊什麼的,也允許你加錢去買那些正規軍同款步槍,限制點子彈就行了。
到時候,他的正規軍維持三支就足夠了,寧波一支澄海一支南昌一支,配上最先進的步槍,要主動進攻的話就派這三支軍隊上,也不用考慮留守問題,地方軍隊全面轉型成警察,清廷願意打哪就打哪,反正他們哪都打不下來。
人人有槍的城市,對進攻方來說巷戰就是噩夢。
而如果現代子彈和膛線槍搞定,他的這三支軍隊十萬多人,人手一支漢陽造,自己這個指揮官就算是再不會打仗,閉著眼睛派兵上去莽,想輸都難。
至於老式的黑火藥,滑膛槍,清廷想學就讓他們學去唄。
而為了完成這個計劃,他需要大量的鐵來造槍,公司的大小股東們也需要土地來種植甘蔗和油料作物,南方地區水網也更發達,南昌拿下之後不用修鐵路,也足以靠水運支撐各城市以及區域之間的貿易節點。
所以眼下的當務之急,卻是要先降服吳三桂這頭老狗的。
然而位置不同,眼界也不相同,清廷竊取到了明廷火藥的核心機密的這個事兒,在劉大炮看來是一回事兒,在文武百官們看來又是另一回事兒,而在人民群眾們看來,就又是另一回事兒了。
這次,給清廷當馬前卒的,可是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