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布被擒,南昌失守,這訊息長翅膀似的飛快的傳遍了大江南北,中華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沸騰了。
事實上在此之前,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對劉大炮他們搞反清復明這一套都是很悲觀,甚至可能會有點厭惡的。
八旗天兵的不敗神話畢竟不遠, 吳三桂起兵時雖然也稱得上是摧枯拉朽,但實際上真正打的硬仗卻是不多的,待清軍主力南下之後作為主力對決的兩湖戰場便已經進入打了詭異的僵持期,真的堅信明軍能取得最終勝利的百姓真的不多。
甚至如果不能速勝,許多百姓更是巴不得吳三桂和劉大炮能速敗的,因為這個天下真正太平下來也就是十年左右的光景,老百姓真的已經打不動了。
但是現在劉大炮打下了南昌,大敗了清廷一整個方面軍,甚至還活捉了喇布,一切就都不同了,這說明劉大炮的這個大明真的可以啊,真的能打啊!
能當漢人,誰又願意當奴才呢?
尤其是劉大炮在抓了喇布之後,也想起來了投充的這麼一回事兒,大喜啊!
直接將這些土地統統收歸公司所有。
劉大炮馬上寫信給於成龍讓他在澄海組建一個土地公司上市,啥業務也沒有,專門沒收這些投充土地。
那些土地上的豪強都主動把土地交給喇布了,都成了名義上他喇布的旗奴了,那他們算不算是漢奸?對待漢奸還有什麼可客氣的?還需要擔心其他豪強會兔死狐悲麼?
再說名義上這些土地可都是喇布的,沒收敵人的戰利品,有毛病麼?
之後,又以一個十分低廉的價格將這些土地租給土地上的佃戶,且耕種這些土地的佃戶可以不繳稅賦,不過相應的代價是,他們所種植出來的糧食或經濟作物只能賣給公司, 由公司進行壟斷性收購,具體收購價格由公司的資本家去制定。
嗯……資本家在剝削的時候還是很少竭澤而漁的, 而且劉大炮著重強調了農民有不賣的權力,換言之,農民至少可以留出自己的口糧,不存在餓死的風險。
劉大炮甚至覺得,如果有可能的話這種模式甚至可以大肆的推行下去,只要他擁有足夠多的海外殖民地,也不是不可以嘗試讓公司來壟斷境內的土地,進而控制農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
真要那樣的話,農業稅是不是真的就可以不用收了呢?是不是也可以搞一點特殊的水果炒作一番,比如兩千塊一個的芒果,一千塊一支的草莓,一百萬一條的藍鰭金槍魚等,憑工農業剪刀差就足夠富國強兵了。
有了這樣的手段,他想讓農村哺城市就可以哺城市,想讓城市哺農村就可以哺農村,全國上下所有的人民,只要還穿衣,只要還吃飯, 就幾乎永遠也無法脫離資本的控制。
這樣的調解能力在這樣的一個時代, 效力幾乎不弱於中央銀行,就是風險大了一點,真的將全國農業交給資本的話說不定會影響糧食安全。
不過,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真要是出了意外,玩命壓榨殖民地也就是了,整個印尼、菲律賓、馬來,都是透過糧食來掠奪財富的,大不了把這些糧食運回來,讓當地土著多餓死一些就是了,多大點兒事兒啊,餓死人越多他這頭財富積累的就越快。
於是劉大炮進入南昌城後,第一個命令就是:清查田畝,抓漢奸。
同時還鼓勵百姓之間互相檢舉揭發,揭發者可無償獲得被檢舉人土地的十分之一。
因為名義上是處理漢奸,所以這次他施政的阻力很小,老百姓都特別的配合,土地一分,皆大歡喜。
公司的資本家,被分土地的百姓,都很高興,其他跟投充沒關係的普通地主也沒覺得這麼做有啥不對。
這威望,那是刷刷的漲啊,老百姓的熱情那是真特孃的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