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哭拜完畢,更是拿出一封討清檄文高聲朗讀,這檄文內容可謂是字字珠璣,句句泣血,卻又文采斐然,頗有氣貫長虹之慨,即使比之大名鼎鼎的《討武曌檄》只怕是也不遑多讓了。
待朗讀完畢之後,命人大加影印,傳遍天下,一聲令下,雲南全省幾乎沒有半點水花就跟隨著一塊改立了明旗,雲南提督張國柱,永北總兵杜輝,鶴慶總兵柯澤,布政使崔之瑛等被康熙寄予厚望的朝廷委派之官員紛紛在收到檄文的第一時間就改換了門庭。
至此,這場三藩之亂,就此就算是正式點著了導火索,屁股裡面插鑰匙,開始了。
而幸運的是,康熙這次的削藩只看這前期的準備工作那真是怎麼看怎麼蠢。
要知道康熙為了要說服滿朝不同意削藩的文武,甚至說出了吳三桂“撤亦反,不撤亦反”這種話的,也就是說他應該百分百確定了吳三桂會反才對的。
可結果呢,從撤藩令下來,到吳三桂起兵,加上劉大炮所拖延的時間,前前後後加起來都快有半年的時間了,半年時間,清廷愣是一丁點的準備都沒有。
八旗主力依舊在京師和直隸一代。
四川重鎮依然兵力空虛。
貴州之地愣是連點沙子都沒摻。
三藩齊撤且認定三藩必反的情況下居然對整個長江以南毫不設防!
吳三桂整飭兵馬六萬人出雲南,軍隊所用戰旗皆以白色,步騎兵頭戴白色帽子,以示為永曆掛孝,不忘明朝舊恩。
大軍進貴州,由於此地曾被吳三桂總管多年,那貴陽總督李本深又本就是他的舊部義子,於是乎整個貴州望風而降。
隨後,吳三桂以王屏藩為偏師北伐四川,自己帶主力攻打湖南,本以為怎麼著也得苦戰一場,結果四川提督鄭蛟麟,巡撫羅森,川北總兵譚弘、吳之茂紛紛響應吳三桂,四川天險之地,幾乎沒怎麼打,就被王屏藩給拿下了。
湖南這頭,其實原本兵力是很雄厚的,不敢說打得過吳三桂,但其實阻擋待援的實力總還是有的,結果湖南提督桑額一聽說吳三桂打過來了,跑得卻是比兔子都快,遠在長沙的巡撫盧震見狀,明明吳三桂離他還遠著呢,卻是乾脆撇了長沙就跑嶽州去了,其他湖南的將領一看,好傢伙,巡撫和提督都跑了?那特麼還打個屁啊!
以至於原本打算收到訊息就與吳三桂配合共打湖南的孫延齡在收到吳三桂起兵的訊息之後,都沒來得及整軍,突然就發現,好像這湖南已經打得差不多了啊。
一時之間,忍不住迷茫不已。
而相對距離更遠一些的劉大炮也是一樣,由於吳三桂起兵準備的比較充分,動作也確實太快,他這頭前腳剛收到吳三桂相約起兵的訊息,後腳,就聽說長沙和四川幾乎已經全部易手的戰報,一時之間哭笑不得。
這到底是吳三桂太強,還是清軍太弱?
好在,多虧了劉玄初的通風報信,劉大炮對此也早有準備,在吳三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西南四省的訊息傳的沸沸揚揚之前,他這就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公司的股東們都齊了麼?”
“齊了,沒親自來的也都來了代表。”
“那就召開股東大會吧。”
吳順天聞言頗有些為難地道:“那……郝多,要不要叫?”
“他手裡的股票超過五百手了麼?”
“算上咱們給他的期權,到了。”
“那就叫著唄,多他一票不多,少他一票不少,商業就是商業,公司的規矩不能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