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不是我要與延平王府為難,我比誰都更想和他處好關係,我這個人沒什麼野心的,也並不覺得聽命於鄭經有什麼不好,但問題是鄭經這個人啊,腦子裡一半是粥,一半是屎,就這麼週而復始的與我為難,我又有什麼辦法?”…
“這樣啊,我……我一個婦道人家也不懂這些天下大事,只是我也知道,前明之所以崩頹得如此之快,就是因為黨政不斷,內部傾軋,延平王府畢竟是前明正朔,國姓爺成功是天下英雄,咱們天地會,還是儘量與他們和平共處得好。”
“嗯。”
“小女子妄言,當今這天下事,最大莫過於清廷撤藩,隨時都是可能要掀起大亂子的,到時候這天下諸侯之中,能真的扛得起反清復明這四個字大旗的,只有延平王府,而我天地會不管做什麼,也都必將是要在這四字大義之下,才好事半功倍的。”
“嗯,你說得很有道理。”
劉大炮還真的沒和小阿悄這個級別的天地會組織成員接觸過,老實說,許多這個階層同志的想法自己是沒想到的。
比如,這小阿悄對延平王府很明顯是有一定忠誠度和嚮往的。
其實想想也正常,天地會的高層都知道,他們天地會的發展幾乎沒得到過延平王府的什麼幫助,他們都是自己折騰起來的,然而對於再往下的這一層而言,他們固然沒有接觸過延平王府,可同樣也沒接觸過天地會總舵和陳近南啊。
說到底,陳近南的威望之所以那麼高,至少對於那些從來連他的面都沒見過的人來說,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恰好可以代表延平王府,而這些心存前朝的義士,心中對當前這天下群雄中,唯一一個被明廷蓋了戳的延平王府總還是心存幻想的。
這就叫距離產生美了,這些人都是聽著鄭成功的英雄故事長大的,又對鄭經時代的延平王府並不熟悉,這也是鄭經事實上幾乎沒怎麼踏足過內陸,卻也能在內陸享有巨大威望的最主要原因。
事實上原本歷史上,三藩造反之後鄭經受耿精忠之邀請來助戰,結果曾經風光無兩的延平王府居然只拿的出兩千兵馬了,讓耿精忠都覺得大吃一驚,又因為他前期發展太順,以至於出爾反爾的反悔了,說好了要把泉州給鄭經也不想給了,打心眼裡瞧不起他。
結果萬萬沒有想到,閩粵兩省的許多總兵都覺得,反正是要
親,本章未完, 還有下一頁哦^0^反清復明,跟著大明的延平郡王反清總比跟著清廷的靖南王說出來好聽,在耿鄭決裂之後居然紛紛倒戈成為了鄭經的部將,以至於原本只有兩千人上岸的鄭經居然愣是能和耿精忠打得平分秋色,多虧了吳三桂親自給他倆調停,才讓兩人勉強以大局為重罷兵停戰,否則耿精忠可能還真打不過他。
這就是名聲的重要性,鄭經就是再如何差勁,可誰讓人家有個好爹呢?
況且在不久之後的三藩之亂中,這鄭經就算是愚蠢透頂,可好像也已經是唯一一個可以在矮子裡拔出來的高個了,畢竟吳三桂這個勒死永曆的狗賊高喊反清復明,估摸著他自己都覺得太搞笑了。
這卻是連小阿悄這種風塵女子都能想得明白的事情。
哎~
所以說,果然還是不能聽羅東尼的,幹掉鄭經。
所以說,反正距離吳三桂造反也沒幾天了,還是想想辦法,研究一下怎麼和這個潘金蓮和諧共處?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