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的話還未說完,那一位斥侯便又連忙說道,「國公爺,若是往常,北軍渡過速度絕沒有現在這般快,可昨夜天寒地凍,河水結冰。河面上有了一層冰,這讓北軍渡河速度快上太多太多了。」
起初,李景隆尚且能夠保持沉穩的一面。
可這一刻,聽得斥侯之言,李景隆也無法保持從容了。
「唰唰!」
李景隆臉色大變,目光中充滿濃濃不甘。
連老天爺都在幫燕王朱棣嗎?
若是這樣,這天下怕是真有可能被燕王朱棣所奪。
一時間,李景隆臉色陰晴不定。
當場,他也下達命令,全軍火速撤離!
不過眨眼間。
朝廷大軍在李景隆的率領下開始落荒而逃。
朱棣率領的北軍繼續追趕。
面對這樣的實時影片畫面,每一位學生都有些哭笑不得。
這李景隆果真乃草包,並且在軍事方面上也是毫無才能。
遠在數千裡外的大明京都應天府,那巍峨壯闊的皇宮御書房,氣氛一片凝重。
年輕的皇帝朱允炆面容陰沉,心情沉重。
他身著華麗的黃袍,坐在金燦燦的龍椅上,卻彷彿失去了往日的威風。
在他的雙眸中閃動著慌張、迷茫、震驚、恐懼等種種眼神。
這一刻,朱允炆更是覺得整個人彷彿喘不過氣來。
就彷彿在他的肩上壓著一座高聳入雲的大山。
這座大山更也壓得他整個人都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站在下面的三位大儒面面相覷。
他們不敢輕易發言。
他們都是善於察言觀色之輩,都很清楚皇帝的心情極差,任何不當的言語都可能引起龍顏大怒。
一時間,御書房愈發寂靜無聲。
只能夠聽見朱允炆那漸漸急促、沉重的呼吸聲。
「爾等對眼下的局勢有何看法?」
最後,還是朱允炆開口打破了這沉悶的氛圍。
他將目光落在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身上。
對這三位朝中重臣,他格外看重。
說罷。
朱允炆心中思緒萬千。
他不由地回憶起了當初自己登基時的場景。
那時候。
他志得意滿。
那時候。
他意氣風華。
那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