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報告說實話我也看不懂,不過既然你們說沒問題,那應該就是沒問題了。”
“現在看來,醜國人是真的回過味來了我印象中,這應該是近20年來他們第一次在重大關鍵專案中給我們幫助,還是無償的。”
“我都覺得有點不習慣了.......送去檢測之前,我們還擔心過裡面有什麼有毒物質或者微型炸彈之類的東西。”
聽到陳昊的話,葉舟笑了笑,回答道:
“怎麼可能搞這種小動作,做檢測的都是普通的科研人員,客觀的來講,他們每個人對這個專案的貢獻都是分攤平均的,就算出了問題,也不至於影響整個專案的進展。”
“我擔心的反而是這份靶丸的效能到底是不是像技術文件上描述的那麼好,畢竟我們只能透過實際點火去驗證。”
“如果達不到要求的話,那我們不是相當於白折騰了嗎?”
一邊說著,葉舟一邊站起身來,看到他的動作,陳昊也隨之起身問道:
“現在就要去安裝靶丸?”
“那可不現在嗎?裝完之後,最後再做一次檢驗,我們就可以開始啟動點火了現在咱們的時間,那是能省一天是一天啊。”
一邊說著,兩人一邊向神光四號裝置靶室的方向走去,在那裡,第一壁已經被開啟,工作人員正在一旁的臨時工作臺上小心地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
看著他們的動作,陳昊有些好奇地問道:
“這是什麼意思?直接用膠帶沾上?”
葉舟看了一眼工作臺,有些好笑地回答道:
“這是薄膜塑膠片,是用來固定靶丸的,等點火以後會燒蝕掉。要不然你以為怎麼固定?聚變裝置真空室裡是沒有支撐物的。”
“別看這一步原理簡陋,但在精度上要求很高,在以前的老裝置沒有主動調節功能之前,這一步很多操作要精確到微米級別,現在是鐳射裝置可以在極小範圍內實現光路偏轉了,精度要求才降下來的。”
“好吧,我門外漢了。”
陳昊感慨地嘆了口氣,隨後便靜靜地站到了一邊。
正如他所說的,對於這項工作來說,他是徹頭徹尾的門外漢,也不可能幫得上什麼忙,但作為一個見證者,他的心裡仍然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在湧動。
這種情緒中有期待,也有感慨,但更多的還是難以置信。
在他很小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從各種書籍和影視作品上學到了核聚變的概念,那時候這還是一種純理論的設想,對其的解釋大多數時候也只是跟天體相關或者說跟太陽相關。
那時候,他已經知道太陽是一個持續進行著核聚變的天體,也知道這樣的能源是所有生命能夠存在的基礎,但是,他不知道這樣的聚變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應該要怎樣去利用它。
但是突然之間,就在他所站的這個房間裡,一個人造小太陽就要出現了。
上一次有這樣的感覺,還是他在重溫2001太空漫遊的時候,在那個電影裡,人類已經走上太空、去往其他星球建立基地了,但飛船上用的還是原始的按鈕式的操作方式,螢幕很多,卻看不到一塊觸控式螢幕。
而現在,小時候的那個自己對未來的展望也可能被全部打破這項技術所帶來的,可絕對不僅僅是能源革命那麼簡單。
隨著充足的能源到來的,有可能是一系列電力相關的應用技術革新,隨後,從電力到動能、再從動能到機械能.......哪怕僅僅是按照最保守的設想,真正意義上的移山填海,也很可能變成現實。
正當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葉舟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準備工作做完了,馬上要徹底關閉第一壁。”
“接下來,就等最後的點火了。”
(真不是我想斷章,今天開了一天的會,氣得直接提離職了)
點選下載最好用的追書app,好多讀者用這個來朗讀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