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嶽聽得一愣一愣的,細細品味後意識到這個計劃如果成功,一定能在國內掀起一股籃球熱潮。
連鋒是知道路人王的成功路徑的,他在路人王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新的想法。
連鋒的計劃已經很完善了。和歷史上一步一步地擴張比賽不同,連鋒一開始的計劃就是一步到位。
首先,選定了國內六十個城市,在每一座城市建一座城市冠軍賽的比賽場館。
這個年代房價和地價比較便宜,但這筆投資也是巨大的,好在成功拉姚明入夥,而且要瘋路人王1v1的場館相對投入較低,所以也算是能夠負擔。算了一下,這筆投入需要差不多一個億的資金。
不過,姚明只投資了1000萬,佔股10%,連鋒找大姚主要還是考慮到他的影響力。
自己加大姚,做賽事的代言,這份價值已經遠超投資的錢了。
連鋒沒有打算找人融資。
連鋒的計劃中,這項賽事的上限可不止未來的路人王。
連鋒的野心是把這項賽事辦成類似於籃球界1v1的ufc這樣的地位,所以必須把賽事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相比未來那個路人王,連鋒的計劃是要把路人王的比賽不斷向上向下延伸。向下,就是深入區縣一級,每個區縣都能決出區縣“路人王”。向上,則向職業聯賽,退役球員延伸,甚至邀請現役職業球員。
憑藉自己在nba的人脈關係,邀請一些頂尖nba球星來華撈錢……咳咳,傳播籃球文化,相信他們也是願意的。
而自己也可以時常現身賽場。
如果成功,這個賽事將徹底打破草根球員、職業球員甚至nba球星之間的隔膜。
向下延伸的方向,則可以徹底啟用華國籃球氛圍。
xx縣/區籃球路人王,這個稱號足以當地的籃球愛好者為之瘋狂!
而拿到縣區級路人王頭銜,就可以繼續參加市級的路人王爭奪賽、省級路人王爭奪賽,最終參加年度全國路人王比賽。
到了後面,某省路人王,代表的就不是他自己了,他代表的是一個省的希望,那麼關注程度肯定不會低!
連鋒對連嶽說了自己的計劃,讓連嶽也無比興奮。
甚至,連嶽想到了更多。
“這樣一套流程下來,一整年都有比賽,都有關注度!而且會帶動周邊的籃球產業發展,各種籃球培訓班會層出不窮,許多籃球愛好者也能找到謀生之路。”
連鋒繼續說:“不止如此,這個過程中會誕生大量的草根球星,甚至他們因此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說不一定。”
連鋒可是知道,軍哥、頭盔哥這些草根球星憑藉路人王上的人氣,成功年入百萬,人生逆襲。他們或許並不是最頂尖的球員,但因為籃球改變了人生。
這個計劃和大學生聯賽是同步進行的。而大學生聯賽,連鋒準備用另一條道路來開啟局面,他參考的還是ncaa模式,他還在等待一個機會,此時時機還沒有成熟。
總之,整體路線是,要讓打籃球能夠成為一個穩定的職業。越來越多人靠籃球作為職業,那麼就越有示範作用,當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籃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就會有越來越多有天賦的孩子選擇籃球這一條道路。
當然,計劃需要錢。
得益於一年以來各種亂七八糟的大牌代言,以及鋒影系列的巨大銷售額,而且前期投資的那些產業也正如歷史上一樣開始高額回報,他在過去的一年瘋狂吸金4個億,而且這筆錢還會不斷增加。
所以,負擔起這筆路人王賽事的初期開支還是很輕鬆的。
等將來比賽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各種廣告贊助商加入和賽事運營科學化,這個賽事很快就能走上自給自足的正向迴圈。
不過,現在連鋒又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人手。
連鋒自己不可能一直把心力放在這項賽事上,所以必須有一個得力干將來幫自己操持。
這個人,要懂營銷,懂管理,懂籃球。
連嶽雖然可以信任,也有一定公司的管理能力,但恐怕並不是一個合適的營銷人才。而且,他對籃球的瞭解也不夠。
嗯……
連鋒忽然想到了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