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要拜我。”
“姜齊。”
“本座留你在此,你可知是因為何?”
季秋的聲音,帶著幾分正經。
對此,穿著神霄制式道袍的年輕人,微微一愣後,略作沉吟,隨後不太確定的道:
“這...”
“真人莫不是因晉國太子的身份,這才將我留下?”
看著姜齊止住動作,頗有些猜測意思時,季秋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言語模稜兩可:
“是,也不是。”
“目前還有要事,本座耽擱不了多久。”
“我且問你幾個問題,你若答得叫本座滿意,我便給你一道小小的機緣,若答不上來倒也無妨,本座亦不會為難於你。”
“聽好了,姜齊。”
“你如何看待晉國的治下萬民?”
眼前的道人來的匆匆,話語一張,更是叫人猝不及防,完全沒有預料。
起碼姜齊,是沒想到這位仙門大能,高高在上的金丹真人,竟會問出這樣一個問題。
不過沒法子,作為神霄門附庸的凡朝太子,無論季秋問什麼,他都有義務也必須回答。
於是想了片刻,姜齊拱了拱手,便目視著眼前喜怒不顯於色的白袍道人,不確定的回答道:
“稟真人,在下認為,一朝治下萬民,無論對於仙門還是王朝而言,都是重中之重,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若民生凋零,則修者不存,皇朝不復,因此人乃一切起始,不應...輕視也。”
姜齊揣測不出季秋的心思,更不知似他這等大修士,到底是否看待眾生如螻蟻。
他只是覺得,既季秋問了,那他便以心中所想,老老實實回應便可。
這晉國太子的舉止頗為忐忑。
而季秋也未曾點評他講的是對是錯,只是繼續問出了後續:
“北滄偏遠,晉為凡朝,非有運朝百家成道法,亦沒有凡人武道晉升之路。”
“若你為君主,手中握有超凡權柄,結合你方才所言,你又會如何待民?”
“是獨自一人探索前路,還是與你口中所謂的民共享榮光,締造王朝盛世?”
道人語氣雲淡風輕,又顯縹緲。
但話語裡,卻是飽含歧義。
神霄門,是晉國背後的仙道上宗。
在他這位神霄真人的面前,講什麼王朝蛻變,超凡脫俗...
這幾乎是個正常腦子的人,都知道要怎麼回答。
就連姜齊,都以為季秋是來敲打他的,於是額頭有冷汗劃過,剛欲違心開口,以表忠心,但細思過後,又有了些微微猶豫:
“民為重,不可輕視。”
“法為貴,不可輕傳。”
“但一國若欲強盛,則民必要強橫,因此若有此法,我當先行實驗,若可功成,當細細鼎革弊政,叫有能之士皆可修之,繼而走出一條最為適合國朝發展的道路。”
“若真能有那等機會,還得由神霄門的諸位真人,前來監督斧正才是。”
這是姜齊猶豫過後,小心道出的回答。
之前才說了自己的理論,若是因金丹真人當面,便阿諛奉承,講出違心之言,想來定是會被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