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集團董事長李見錫到來,星海集團總裁周晨面見。雙方商談過後,確定了初步合作意向。
星海集團將會從四星公司採購大部分液晶屏,第二供應商會從國內廠商中選擇。
四星的液晶屏質量和效能不錯,與四星合作,主要是雙方本來就是合作物件。
四星手機全球銷量最大,從星海集團採購手機晶片,交易額達到一百多億美刀,總不能不讓對方從自己身上賺回點錢吧。
接下來一段時間,周晨面見了電腦主機板、硬碟等廠商高層,與這些廠商之前並沒有合作過,連與哪家廠商的合作意向都沒有定下來,但也透露了硬核要求:質量、100%檢驗率和零缺陷。
品牌越響,對質量要求越苛刻。
特別是質量,星海集團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自家賣的東西出了質量問題,客戶不會罵零部件供應商,只會罵星海集團。
除了供應商廠商,各省柿ZF也表態歡迎星海集團來投資。
讓H城ZF擔憂的是,星海集團要到其它省柿投資,以為是對他們不滿。
總投資規模達到兩千億元,有一大部分投資是在其它省份,並不是在H城。
H城ZF與周晨一番溝通之外,表示理解,只能嘆氣留不下,幸好科研還是放在H城。
沐陽這邊,已經把工作重心放到電腦專案這邊。
他把電腦CPU的設計任務交給員工負責,而他主要把構架(邏輯演算法、指令集、設計框架)和核心線路圖解決就行。
星海集團的手機晶片、汽車晶片和電腦晶片的構架有很多是一樣的,是可以通用的,他省了很多功夫。
等專案組的設計師設計出來,他再稽核,設計實在不行就進行大修改,甚至自己設計。
時光如逝,
幾天後,1月10日。
新任電腦CPU專案組技術經理張政波來到董事長辦公室,向沐陽彙報工作:
「董事長,這是準備研製電腦CPU的技術方案,請您過目。」
「好的,我看下。」
沐陽接過十幾頁厚的技術資料,開啟審閱。
這只是大概的一個技術方案,還不是詳細的技術說明書。
方案中,星海集團計劃研發三款電腦CPU,三款膝上型電腦CPU,然後在這六款CPU的基礎上延伸系列。
電腦CPU統一命名為「紫星」,膝上型電腦CPU稱為「藍星」,各級別目前分別為C1、C2、C3。
這裡的「C」,指的是CPU簡寫意思,其實跟鷹特爾CPU型號名稱「i」是一樣的意思。
C1最低,C3最高,未來更高階別還會出C4、C5及以上。
膝上型電腦由於其它零部件要求空間小問題,其CPU其實就是壓縮版本,哪怕同為C1同一代同一系列,效能略差。
名稱:紫星C11100適用型別:桌上型電腦
CPU系列:紫星C1,1代系列CPU主頻:2.9GHz
核心/執行緒:十六核心/二十四執行緒製作工藝:7奈米
最大頻率:5.2GHz三級快取:30MB熱設計功耗:130
········.
名稱:紫星C31300適用型別:桌上型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