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8:我閱讀能賺錢 > 第430章 海外悍馬公司準備上市,IPO定價(求月票)

第430章 海外悍馬公司準備上市,IPO定價(求月票)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從首富開始模擬人生 花村美嬌娘 華娛:這個明星很接地氣 重生之超能兵王 掌權人 女王的御前侍衛 這球隊經理我不幹了![主排球] 都市之穿梭萬界 都市最強裝逼系統 崛起,從撿破爛開始 極品廢婿 作為英雄復活的我竟成了偶像 重生後我只做正確選擇 幽冥巫師 從Jay開始的華娛 殺神重生回都市 妖孽醫生在都市 鄉村上門醫婿 修仙帶著作弊器 三國之大周天下

也許是看到大家鼓掌,這兩個小傢伙越起勁。

正常寶寶的大動作發育一般是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週會走,沐陽的孩子三個月多能翻身,也屬正常。

“哇,這兩個傢伙會翻身了,不錯。媽,我三個月的時候會不會翻身?”

“也會了,鬧個不停,跟小凡差不多。”馬蘭笑呵呵,最近一個月,看到兩個孫健康成長,整天笑眯眯。

“哦,是嘛,真是接他老頭的脾性。”

沐陽看到兩個小傢伙慢慢成長,對他倆未來充滿了期待。

現在,兩個小傢伙想放大小炮,都會有暗示,要不一臉愁容,如果不趕緊處理的話,就哭了,不到三分鐘肯定不想憋,愛咋咋地。

要是拉到自己尿布,不舒服的還是自己,也許是之前有經驗意識到繼續像老樣子放大小炮可不行了。

家有嬌妻,還有可愛的龍鳳胎,沐陽的日子過得很瀟灑。

公司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最近兩年月,有三個大專案進展順利。

第一件事,金屬3D增材業務已經開展了一個多月時間,目前已經組裝好了50臺裝置,承接國內外金屬3D代加工業務。

星海集團的金屬3D增材技術震驚了同行,轟動了機械行業,上了一段時間新聞報道,不少海外公司想向星海集團採購裝置,出價三百萬美刀一臺,甚至有個別公司出價到一千萬美刀一臺。

可是,星海集團把金屬3D增材裝置列為公司的非賣品,只接受來圖加工業務,甚至不接受參觀工廠。

“我們訂單有五百萬美刀,難道不應該驗廠稽核嗎?我們對你們的裝置能力和產能,以及質量問題有質疑。”

“非常抱歉,星海集團的金屬3D增材工廠不接受驗廠,同樣不接受參觀工廠,至於質量問題,還請放心,貴方可以先下小訂單驗收,如果我方負責生產的產品不符合貴方圖紙要求,我們會進行賠償。”

“沒有哪一家公司不接受我們驗廠,我們就會把訂單交付給對方的。”

“非常抱歉,這是我們公司的規定,如果不能接受,很遺憾,雙方沒法合作。我們公司擁有世界第一的金屬增材技術,最優惠的加工價格,最高效的加工週期,既然客戶享受到這樣的優惠,我們提一點要求,好像並不過分吧。”

星海集團的業務員就是這麼回覆老外,真正想代加工的,最終還是會接受星海集團的霸王條約,只要提供圖紙,籤合同交全款,星海集團就接單開工,訂單完成就交貨。

可沒有什麼訂金之說,收款方式非常強勢,星海集團不想花太大精力去收尾款。

星海集團做了一個金屬3D增材加工網路平臺,客戶只要向平臺提供使用AD軟體畫的圖紙,包括材料、尺寸和精度要求等,經過星海集團的軟體資料分析出加工重量,直接按照重量計算,自動報加工費用。

另外的船動費、關口稅和運輸費等等,則需要客戶自主承擔。

下訂單後,交付圖紙稽核定金,會有星海集團的技術人員再次稽核圖紙,雙方技術溝通,沒有問題後,技術人員確認,訂單資訊會自動轉移業務部,業務員要求客戶交付尾款並負責業務溝通,尾款到,訂單資訊就轉到工廠,正式開工。

就是這麼簡單,便捷,跟網上買東西一樣。

不需要客戶跑工廠籤合同,籤的都是電子合同。

星海集團這麼做,也是為了節省管理成本和人員成本。

萬事開頭難,只要客戶習慣了星海集團的消費模式,就會喜歡上這種消費方式。

是的,有些國內客戶就是喜歡上了星海集團的消費模式,第一天上午九點諮詢,十點發圖紙,秒回報價,幾秒下稽核圖紙定金,兩個小時內,技術人員會回覆資訊進行技術溝通,如果僅是比較簡單的圖紙,一個小時內能完成技術圖紙溝通,然後可以付全款下訂單了。

根據材料不同和精度要求不同,每公斤代工價格1200元到6000元,對金屬3D列印來說,這個價格算是非常便宜了。

訂單加工完成,物流發運實況,都會在訂單流程上顯示。

幾天後,委託加工的模具到了,加工得非常完美。

更讓他們震撼的是效率,正常情況,沒有兩三個月都搞不定。

隨著良好的口碑發酵,星海集團接的金屬3D增材代加工訂單越來越多。

目前,星海集團將在蓉城、鄭城、粵城、蘇市等多個城市建立金屬3D增材加工廠。

第二件事,高鐵軸承已經進入最後階段的稽核流程了,順利的話,從明年開始,星海集團正式供應高鐵軸承。

第三件事,關於軸承鋼和軸承技術開放授權的事,僅僅一個月時間,國內幾大鋼廠先後與星海集團簽訂軸承鋼授權,兩百多家軸承廠家與星海集團簽訂軸承技術授權。

華國軸承工業協會相關資料顯示,全國軸承生產企業約為4000~5000家,達到一定規模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有1750家。

星海集團低價授權軸承技術,但也不是任何廠家都能獲得資格,如果沒有科研能力,沒法消化星海集團的軸承技術,就沒必要授權;而且要求達到銷售額一千萬以上的規模才行。

此舉,星海集團在軸承行業的地位迅速上升,具有強大的話語權。

僅僅0.3%的技術授權費,星海集團每年從中拿到的技術授權費用,估計有幾千萬元。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重生梅花朵朵 我只是想躺贏而已 都市修靈 草原有條月牙河 廣告之王 娛樂:畢業當天,三歲女兒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