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落衡正說著,似乎想到了什麼,眼中露出瞭然之色。
他隱隱猜到了原因。
自己在學宮說的那番話,恐怕已落入到六國貴族耳中,他們擔心百家會出賣自己,所以想找機會逃離咸陽。
這也充分說明了一點。
百家學派跟六國貴族以往真的關聯極深。
他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至於告官。
他更是想都沒想。
空口無憑,如何能定罪?
而且六國貴族想逃離咸陽的事,早已是世人皆知,朝廷的官吏也全都清楚,只不過沒有足夠的證據,大秦是法制,沒有證據便不能隨意給六國貴族定罪。
莫須有。
更是無稽之談。
六國貴族統治六地數百年,在六地影響力極大。
若是貿然將六國貴族誅殺,恐怕六地聞訊就亂了,而且當初留下六國貴族,以顯恩威,這是始皇的決定,當年滅國時都沒殺,現在更不好無緣無故下死手了。
歷史上。
六國貴族的確逃了。
就算現在不逃,以後也會逃。
等百越平定時,始皇下令把六國貴族遷到嶺南,這一路上六國貴族逃亡無數,現在還待在咸陽的六國貴族其實不足為懼,真正對秦朝有威脅的是以前就逃亡掉的那些貴族。
像項羽、張良等人。
他們才是真正能引動風雲的人!
至於咸陽的這些六國貴族,他們能被秦軍抓過來,就已經說明了一定問題,至少一定程度上,比不過上次成功逃脫的貴族。
甚至於。
秦落衡覺得這些人逃出去是好事。
因為他們以往大多是六國顯貴,若是逃回到地方,以他們的高傲心氣,恐怕不會承認自己弱於其他貴族,而地方上的一些權力,都被原逃亡的貴族掌握,兩者間勢必會有一番爭鬥。
這其實是在加劇六國貴族的內耗。
但事無絕對。
若是逃出去的六國貴族很有才能,那無疑是在放虎歸山,所以若是有可能,他還是希望秦廷放一些自私自利、志大才疏、有德無才的人回去。
這些人回到地方,對大秦利大於弊。
不過。
他也就想想。
他就一博士,沒權利摻和這些。
他現在繼續解決的是堆在田地裡的蔬菜。
他用力的咬了口蘿蔔。
開口道:“我今天在學宮中,認識了一位農家博士,我讓他幫忙找一下買家,農家博士在民間風評很好,跟不少的商賈有交流,他們若是出面,我種的這些蔬菜應該不愁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