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媽分給小杰和林雨清一人一個茶杯,給他們倒了一點茶水。
兩個孩子一前一後雙手舉著恭恭敬敬地遞給了劉靜,劉靜擦了擦淚水也非常嚴肅地接過茶杯一一飲下。
林爸讓卡卡指揮著雪球和他一起對著劉靜趴了下去,也算是盡了一份心意。
“可以了,以後兩個孩子也辛苦你和我們一起多多照顧了。”
“嗯嗯。”
聽到林爸的話,劉靜趕忙把兩個孩子攙扶了起來。
林雨清還穿著長裙,白嫩的膝蓋紅彤彤的。
劉靜有些心疼的問道:“都紅了,疼不疼?”
“沒事,乾媽。”
一家人又重新回到了座位,只不過氣氛比之前嚴肅了一點點。
每個人都感覺到互相之間彷彿多了一絲奇妙的聯絡,也更親近了一些,只不過還不太適應。
方林暗自感嘆儀式感真是個很奇特的東西,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歷史文化裡,對這些東西都非常的看重。
而且越是高貴博學的人家越在意這種儀式感。
他從前當鍵盤俠的時候會嗤笑覺得這不過是無病呻吟,沒有任何意義,對生活也沒有任何提升。
然而當他來到楊媽家裡真正的參與了這麼多以後,真的打心底羨慕林雨清和小杰,並且堅信如果沒有靈氣復甦,他們將來從氣質和品格上來說一定要超出常人。
每年一家人在一起慶祝的生日是一種儀式感,這給了他們快樂和自信,因為這讓他們明白自己有家人可以依靠和陪伴。
像方林初次到家舉行的家庭晚宴還有劉靜這次也是一種儀式感,這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家人,什麼是責任。
還有兩個孩子去的那麼多富有濃厚歷史氣息的名址,這其實也是一種儀式感,這會讓他們明白什麼叫傳承,會讓他們更加內斂。
那些雖然家境普通但是三觀端正的家庭裡,父母也一定溫聲細語的教育過他們面對師長要尊敬,升國旗的時候不要亂動,看到有人需要幫助要勇於幫忙,面對同胞受到的重大災難我們要伸出援手......
最怕的就是覺得什麼都無所謂,什麼都不在意。
“那現在給你們上菜。”
“第一個前菜拼盤~”
楊媽和林爸給每個人面前都端了一個小盤子。
每個人的盤子裡都裝著一模一樣、量很小的三種食物。
一個小米辣海帶絲,一隻醉蝦和一小片火腿。
海帶絲裹著一小片白白的看起來像生魚片一樣的東西,看起來非常爽口。
而醉蝦則是楊媽已經剝好開背的蝦,散發著一種清香。
火腿楊媽專門買的熏製好的火腿,色澤明亮。
隨後楊媽給四個毛孩子也一人端了一個小盤子,只不過裡面是簡易版的。
魚肉、熟蝦、一片火腿。
這讓方林感覺到極度的不滿,他敏銳的嗅覺已經聞到旁邊小杰盤子裡那些食物的芳香了,怎麼到他這裡啥料都沒了。
唉,好煩。
我也想吃醉蝦。
一邊的姜白白倒是三兩口就把盤子裡的解決了,現在正連連點頭。
方林看著正在餐桌上正在享用美食的一家人,他現在真想當場給楊媽表演一個狗爪拍磚,讓她知道自己不是一隻平凡的哈士奇!什麼都能吃!
什麼時候才能徹底靈氣復甦啊,這已經嚴重影響他的人生目標了好嘛。
前菜就是開胃的,一家人吃完這些美食後只覺得胃口大開,更加期待接下來還有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