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外觀確實很酷,高度擬人的形態整體呈流線形,純白色的外裝甲,修長的四肢,結實的腰身,寬厚的胸膛,再加上帶著防護頭盔的頭部,粗略看起來就像矯健的未來人類戰士,極具科幻色彩。
當然,受限於當前動力系統、驅動引擎、感測神經、控制晶片等關鍵部件的技術水平,這具新身體也就外形酷酷的,行動更加敏捷更加流暢,看起來科技感強些而已,想達到電影裡那些變形金剛般強大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像高達一樣都遠遠做不到。
除非秦克願意投入十年左右的時間,吃透那份SS級黑科技知識《一種適用於海陸空及防撞擊的人形生命維持護甲設計圖全系列》並將裡面各種關鍵技術都研究出來,應用到微光的新身體上,才有可能造出真正意義的強大機器人。
不過哪怕只是外形酷酷的也夠了,秦克主要是想看看自己反覆最佳化後的演算法支撐下,微光能不能利用目前工廠裡的各類工業機器人,按照圖紙將這具身體“從零”製造出來。
“微光,我一會將具體的設計圖紙發你,包括所有內外部件的設計引數和指標,我也會讓人將所有可能用到的材料都放到地下室的原材倉庫裡,你就自己將這具身軀造出來。完成後再告訴我。”
微光:“[握拳奮鬥的表情]秦克主人放心,我會全力以赴的!”
秦克很快就將圖紙發給了微光。這些圖紙不但匯聚了“青檸埃爾斯聯合科技研發公司”的工程師團隊的無數心血,秦克自己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
他充分發揮自己神級的物理實力,還參考了份SS級黑科技知識《一種適用於海陸空及防撞擊的人形生命維持護甲設計圖全系列》裡的部分理念、目前能實現的技術構思等等,才最終畫出來的,光是設計圖紙就超過一百五十頁,可以說是當今世界工業技術所能生產的機器人巔峰之作。
這次讓微光根據這些圖紙為它自己製造出一具新的機器身體,也是一次很好的智慧化建造測試,如果微光能準確無誤地透過測試,秦克對它後續參與“星球防護罩”發射基塔的修建就更有信心了。
不過,微光給自己製造身體顯然不會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些晶片要向花瓣訂造,至於動力模組、蓄能電池、引擎核心、伺服電機、高精度感測器、內部無線通訊器、微控模組等,少部分要向國內的工廠加急訂造,大多數則需要微光自己製造。
秦克估計,如果微光能在一個月左右完工就挺不錯了,起碼證明了微光已“學以致用”,徹底掌握這些先進工業裝置的用法,尤其是已完全取代掉這些工業裝置原本的“智慧化系統”,以進一步提高效率。
在微光“努力”工作期間,秦克倒是稍稍放鬆了下來。
他的工作與生活依然保持著平衡,工作再忙也不會忽略了家人,週末正常休息陪伴家人,頂多抽出兩個小時來“加班”。
有時笑笑與錚錚比較粘爸爸媽媽,秦克便將娃直接帶到辦公室裡玩,反正有秦小殼幫著看娃,他和寧青筠的工作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干擾。
順便一提,現在秦小殼已沒什麼專業課了,大多數時間都是自主學習或者外出寫生,所以這丫頭閒來無事,平時便經常跑到“首席科學家大樓”這裡來畫畫,主要以秦克、寧青筠及周圍的科學家為藍本,以畫筆記錄下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
因為她來得太勤了,整幢大樓裡的數學家、科學家們都認識了這個“秦院士的妹妹”,有時秦小殼還會拿著秦克的“介紹信”,跑到其他酒店的會議室裡,記錄下各個外國科學家小組們討論的情景。
這些畫稿在幾年內都無法對外公開,但小丫頭並不在乎,她覺得能以畫筆記錄下這一切,就很有意義了。
而在這期間,還有件值得一提的小事,那就是以秦克和寧青筠為原型的電影終於寫好劇本,也初步定下了演員,相關的材料都由導演及編劇、監製等人員親自送來清木大學給秦克,以示尊重,也想當面聽聽秦克的意見。
但秦克小倆口現在哪有什麼心思時間管這些事,便直接當起了甩手掌櫃,交給比較清閒的秦小殼來管這攤事情了,反正就定了些原則:不要光大偉正,不要有不良誤導,不要胡亂編造情節。
……
日曆就在忙碌中一頁頁地翻動,有如白馬過隙,轉眼間便來到了六月下旬,夏國已全面進入到高溫乾旱的夏季,整片天地彷彿成了一個大蒸籠,天氣熱得讓人懷疑去年那凍入骨髓的冬天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過。
外面的蟬鳴都已因為氣溫過高而顯得有氣無力了。
幸而“首席科學家大樓”裡有空調,整體工作環境還算是比較舒適的,秦克正在茶話室裡與“核心決策”團隊的一眾老前輩們以聊天的形式交流著工作,助理陳雅敲門而入,腳步匆匆地遞上了一份標註為“緊急”的檔案。
秦克眉頭一挑,向眾人告罪一聲,起身接過檔案走到旁邊細看起來。
越看他的臉色越凝重。
這是歐洲氣象中心發來的一份地震預測報告,說根據他們反覆最佳化的預測模型,很可能會在五天內多地出現震級超過6.0的嚴重地震災害。
因為事情太過重大,他們的團隊對自己的預測模型缺乏足夠的信心,便發來緊急救援郵件,希望秦院士能出手相助,檢查核實這個預測模型的準確性,讓他們儘早決定如何處理這次的預測結果。
6.0震級的地震已算是強震了,其威力相當於一枚原子彈爆炸,造成的傷害損失極為可怕。
而且從預測地點來看,涉及到三座人口超百萬的大城市,如果不能提前釋出預警,後果將不堪設想。
但如果這次是因為預測模型有問題而導致的誤報,那提前疏散這三座大城市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大恐慌與額外損失。
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歐洲氣象中心的地震預測團隊不敢輕易作決定,反覆商議後決定還是向夏國的秦克院士團隊求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