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人不敢置信的是,歐洲氣象中心居然還願意就最先進的第三代氣象衛星與夏國進行科研合作!
合作個P啊!
現在夏國連第二代氣象衛星技術都沒掌握多少,至於第三代氣象衛星,更是隻是繪畫了藍圖——也就是畫了個大餅,根本就沒什麼進展!
這樣的合作,簡直就是單方面為夏國的氣象學界提供技術援助!
為了與秦克、寧青筠這兩個年輕的夏國院士合作,歐洲氣象中心居然開出了這樣誇張得近乎低聲下氣懇求的條件?
希斯邁·鮑爾森簡直不能理解歐洲氣象中心的思維。
雖然他也有意向派出代表前往夏國,與那兩位名揚天下的夏國院士商量合作事宜,但頂多只是想著在極端異常氣候預測上進行一定的合作,而他想開出的條件,也不過是部分米國氣象中心打算淘汰的舊監測裝置罷了……
在他心裡,只要丟擲這些條件,夏國就該滿足了,畢竟這邊淘汰的舊裝置,也比他們目前在用的絕大多數裝置要先進得多。
可歐洲氣象中心這回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啊!
希斯邁·鮑爾森喃喃地重複了句:“歐洲氣象中心這是瘋了嗎?”
明明看到歐洲氣象中心做了這樣的蠢事,他應該嘲笑對方才對,但不知為何,希斯邁·鮑爾森心裡有點慌也有點虛。
莫非這秦克和寧青筠,真的有歐洲氣象中心付出如此代價也要進行深度合作的巨大價值?而這合作產生的巨大價值,又是自己所忽略了的?
越想他越是覺得不安。
這種感覺有點像看到人人都在大冬天瘋狂地跳下河去,只有他不知所措地站在河上,更不知道為什麼別人都要跳到河裡一樣。
看來有必要報告上頭,加強調查了。
……
不只是馬奎斯教授、希斯邁·鮑爾森對歐洲氣象中心作出如此大的讓步感覺不可思議,歐洲的氣象學界也對此議論紛紛,覺得條件是不是退讓得太過分了。
歐洲民眾不懂這些技術上的價值與否,他們只知道歐洲氣象中心當初就是因為聽從了秦克、寧青筠的建議,提前進行了應對,前幾個月的旱災才算是勉強熬過去的,所以對這樣的深度合作倒是極為認可。
要說最高興的是誰,那自然是夏國了。
正如希斯邁·鮑爾森所想的那樣,這樣的合作條款,對夏國的益處實在太大了!
京城,楊承科激動地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他已將簽好的《歐洲氣象中心與夏國清木大學流體力學實驗室全方位深度科研合作協議(多國語言版本)》掃描件看了幾遍,心裡既激動又自豪。
這份協議只對外公開了部分內容,真正的細節更加誇張。
光是歐洲向夏國出口的高精密裝置就超過15億歐元!
雖然還有小部分鼠目寸光的人,對秦克和寧青筠獨自拍板定下一百多億元的裝置進口協議有些微辭,但真正有眼光的人,如老楊,都能知道這當中蘊含著多大的好處!
光是這些裝置及配套的技術援助、人才交流計劃,就能使得夏國的氣象學界在兩年內走完二十年才能走的路,建立起較完善全國氣候災害預防與應對體系!
對於未來防禦越來越嚴重的極端氣候災害,其意義與用處簡直無法估量!
“這兩個孩子,光是這份協議,就值得給他們頒發國家勳章了!”老楊輕輕撫摸著這份列印出來的掃描件影印件,隨即拿起筆,寫下了一份《關於授予秦克、寧青筠明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提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