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倫·烏倫貝克教授雖然沒拿過菲爾茲獎,但拿到了2019年的阿貝爾數學獎,是全世界第一位阿貝爾獎女性獲獎者,在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拓撲和數學物理、楊米爾斯方程、拓撲量子場理論和可積系統方面極負盛名,是當代極優秀的數學大師。
如果說寧青筠被認為是國際數學界最新銳的青年女性數學大師,那凱倫·烏倫貝克老太太就是國際數學界里老一輩中的女性泰山北斗。
這位老太太還是邱老先生和愛德華·威滕的老相識了,這樣的數學大宗師應邀前來清木大學講學,不但是兩位老先生,顧伯鈞校長等校領導也要親自去機場迎接,秦克和寧青筠作為東道主自然也不能缺席。
寧青筠的預產期是6月17日,只剩下三個月左右,但胎兒已很穩定了,正常出行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剛好今天早上寧青筠有慣例的孕檢,為了避免航班提前到達卻無人迎接的低機率情況出現,邱老先生及清木大學的一行人都先出發了,秦克帶著寧青筠去醫院檢查後再出發去機場,大約會比眾人晚上半個小時,但只要航班按時抵達,還是可以順利加入到迎接隊伍之中的。
陪著寧青筠做完常規檢查,秦克戴著墨鏡與帽子、在衛鋒與衛菁的陪同下來到醫院的地下停車場,意外地看到顧伯鈞校長就在汽車旁邊等著。
顧伯鈞已是一校之長了,居然沒跟著大隊伍先出發去機場,讓秦克和寧青筠都有些驚訝。
“顧伯伯!”
顧伯鈞露出了親切溫和的笑容,拍拍秦克的肩膀:“秦克啊,好久沒聊了,我就想著去機場的路上,與你和小寧好好聊會天。”現在也就為數不多的親近長輩會一如往常地稱呼兩人為秦克、小寧了,多數人都已換成了“秦院士”“寧院士”的稱呼。
顧伯鈞校長示意隨行人員去坐另一輛車,自己與秦克、寧青筠同乘一輛車。
開車的自然是衛鋒,顧伯鈞校長與秦克坐在後排,寧青筠便去了坐副駕駛位。衛菁另駕一輛車在後面跟著。
在車上,顧校長關切地問了下寧青筠預產期的事,又叮囑道:“小寧懷著的雙胞胎,嬰兒的出生一般都會比預產期稍早一兩週,你們可不要大意了。”
“謝謝顧伯伯,現在家裡就住著三位醫護人員,還有車輛隨時候命,真有什麼跡象可以馬上送醫院。”秦克對寧青筠的關心是放在第一位的,這些細節早已熟記在心中,雖然平時進行各種胎教的主要是妹妹秦小殼。
顧伯鈞又問了些兩人近來在帶學生、授課以及科研方面的事情。他現在榮升為正校長,事務繁多,出差也多,沒法子像以前那樣每個月都抽出一個下午來和秦克喝喝茶聊天,上次與秦克兩人坐下來好好聊天還是今年1月初,秦克他們剛剛解決了高空極端氣流災害的那段空閒期。
這次也是難得才有時間有機會,顧伯鈞自然要多關心一下這兩位學校裡的“頂樑柱”。
說句不誇張的,現在全校有79名全職院士,但秦克和寧青筠在顧伯鈞心裡與眼裡的地位,是絕對凌駕於其他院士之上的。
不提兩人取得的無數學術科研成果和一系列的榮譽,光是兩人的影響力就給清木大學帶來了諾大的好處。
最近一年多來,清木大學在理科、工科方面的師資力量得到了極大提高,並吸引了大批留學歸來的副教授、教授等中青年英才來校任教,這幾乎全都是得益於秦克與寧青筠的名望、以及展示出來的嶄新科研風氣,使得留學生們重新燃起了報效祖國,發展繁榮夏國學術界與科研界的熱情。
無論是學術成果還是師資力量的增強,都是實打實的政績,也使得清木與燕大從兩家抗衡、平分秋色,變得了清木一枝獨秀,燕大緊隨其後的新局面。
身為清木大學校長的顧伯鈞又怎會不感謝秦克和寧青筠?
甚至他能坐上校長之位,也與秦克和寧青筠作出的學術科研貢獻有著極大的關係。
期間聊起了今年二月時頒佈的沃爾夫獎,顧伯鈞感嘆道:“可惜了,今年的沃爾夫數學獎和阿貝爾數學獎還是沒頒給你們。”
沃爾夫數學獎和阿貝爾數學獎一般都只頒給老爺爺老太太輩份的數學大師,屬於終身榮譽,差不多是對數學大師一生成就的“蓋棺論定”了。想讓沃爾夫基金會和阿貝爾紀念基金會打破常規,破格將這樣的大獎頒給剛滿二十三週歲的秦克、寧青筠,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且去年12月秦克小兩口剛剛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和平獎,正是光芒萬丈之時,有傲氣的沃爾夫基金會和阿貝爾紀念基金會,自然不太樂意在這時湊熱鬧,給人“跪舔”的感覺,所以頒獎名單裡沒有秦克和寧青筠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秦克對此次沒獲獎倒沒太過在意,現在他已手握菲獎與諾獎,沃爾夫獎與阿貝爾獎對他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完成系統下發的任務“請繼續獲取科學之巔的榮譽吧”,拿到新的獎勵。
而且今年沒拿到,以後肯定是會拿到的,尤其是年初他和老婆寧青筠已完全破解了楊米爾斯方程的奧秘,再加上今年或者明年搞定的霍奇猜想,就不信沃爾夫基金會和阿貝爾紀念基金會還能扛得住輿論的壓力不給他倆頒獎。
所以秦克滿不在乎地笑嘻嘻道:“這些外國人的獎能不能拿到就不強求了,還不如努力提高國內大獎的國際地位。”
顧伯鈞倒是聽到了些風聲:“提起這事,上頭似乎在討論是否設立‘秦克國際獎’與‘寧青筠國際獎’,這兩項大獎對標的是國際數學聯盟IMU的‘菲爾茲獎’和‘陳省身獎’。”
寧青筠驚訝地回頭問道:“顧伯伯,真有這回事?”
說實話,聽到這個訊息寧青筠首先感到的不是榮幸,而是有些受寵若驚了。
目前國內已設立了“秦克數學獎”、“寧青筠數學獎”、“秦克物理獎”、“寧青筠物理獎”,但不是國家出面設立的,而是夏國數學學會、夏國物理學會成立的,主要針對國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屬於夏國數學學會和物理學會頒發的最高榮譽獎項,堪比國內的“陳省身數學獎”。
現在國家要出面設立“秦克國際獎”與“寧青筠國際獎”,直接對標的是IMU的“菲爾茲獎”和“陳省身獎”,那就是想打造真正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學術科研大獎了。
寧青筠自認為還沒有這樣的實力和資歷名望去撐起這樣咖位的國際大獎。
“確實有正式開會討論,不過有人認為你倆在國際上名望雖然如日中天,但崛起太快,底蘊資歷還是差了點,所以此事還在商議階段,未真正落實。”
秦克明白寧青筠的心思,伸手輕輕拍了拍她的小手,轉頭道:“顧伯伯,我也認為我倆在國際上的資歷還是不足,如果可以的話你幫忙遞句話上去,目前確實還不適宜設立這樣以我倆名字命名的國際大獎,只會讓人笑話了,覺得我們剛拿了諾獎就飄起來了。嗯……起碼再等幾年,等我們在這期間多做出些成果再談此事。”
顧伯鈞其實也是領著任務來探探兩人的口風,見秦克的態度認真,寧青筠也鄭重地點著頭,便答道:“好,我會向上頭反饋你們的意見。這是以你們名字命名的大獎,你們的意願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