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叫物理大一統,反正我只知道他倆又做了一件很牛逼的事就行了,對吧?】
當然,網上也不乏一些陰陽怪氣的聲音,主要是針對論文的難度過高的。
比如說什麼——“這篇論文太難了,寫這麼難的論文根本毫無意義,一個學術成果如果絕大多數人都看不懂,也對人類的進步又能產生多大的作用?”
“整篇論文我只看到了‘賣弄’,賣弄學識,賣弄水平,故作玄虛,為什麼就不能像通俗科普讀物一樣,對自己的理論進行講解?歸根到底還是水平不行吧?”
“我們教授都表示看不明白,呵,我就奇怪了,這樣人人都看不明白的論文寫給誰看?有本事他們自己審稿自己發表啊!”
這樣負面的評論自然被秦克和寧青筠的粉絲們噴成了篩子。
【呵呵,自己水平不行還要別人遷就你?你算老幾?】
【這是我見過最沒腦子的低階黑,居然黑秦院士寧院士的水平太高,論文讓伱看不懂?你怎麼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有幾斤幾兩?】
【秦院士和寧院士是頂尖的科學家,不是科普作家,沒有普及最高深學術成果的義務,更沒這必要。與其讓他們遷就絕大多數,不如讓他們繼續一騎絕塵,引導人類的文明進步更來得實際!就像黎曼和尤拉、高斯,他們一生之中的著作時隔百多年,現在還讓數學界不斷挖掘,不斷受益,這才是頂尖數學家應該做的事!】
就在網上罵聲不斷,吵成一片之時,《泰晤士先鋒學術報》的記者,聯絡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特羅維奇教授進行採訪。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學實驗室,更是粒子物理的最權威機構之一,長期以來,夏國的科學家哪怕能進入其中工作,也頂多只能起到“打雜”的角色,根本無權參與到最核心最關鍵的大型加速器實驗之中。
所以CERN對於這篇由夏國科學家合著的、引起無數人關注的、與粒子物理有關的數學論文的看法,就成為了很勁爆的新聞點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泰晤士先鋒學術報》確實極具新聞敏銳性。
特羅維奇教授是CERN裡頗有名氣的粒子物理學家,與多數埋頭做研究的科學家不一樣,他喜歡上網發表言論,向來以粒子物理學家的權威人士自居。記者聯絡了一圈CERN的專家,只有他願意接受採訪。
記者問道:“特羅維奇教授,請問你們CERN有留意到一個重大訊息嗎?著名的夏國科學家秦克院士、寧青筠院士在一天前上傳了題為《楊米爾斯方程的質量間隙問題證明及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數學化解釋》的預印版論文,裡面有用數學語言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進行了全新的解讀。”
頭髮已差不多掉光的禿頂老教授略帶傲慢地點頭道:“我們確實聽過這篇論文。”
記者馬上問道:“你們對這篇據說會深遠地影響到粒子物理發展的論文,有什麼看法?”
“目前我們大多數對這論文感興趣的同行還在研究,他們有什麼看法我不清楚,CERN也沒專門就此事發表評論,不過就我個人來看,這篇論文問題不少。”
記者飛快作著記錄:“您認為哪裡有問題?”
“有關數學的部分我不作評論,我不是數學家,看不懂那麼長那麼多的數學術語與數學計算。但有一點我是看懂了的。在這篇論文的最後,那兩位年輕的夏國菲爾茲獎得主用數學算式,透過論文裡發現的質量關係,以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Z玻色子的質量、頂夸克的質量、繆子的壽命計算出W玻色子的質量為80466 MeV/c^2。”
記者好奇問道:“這個有什麼問題嗎?”
特羅維奇教授輕聲嗤笑道:“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這個數值與我們CERN以前透過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理論計算出來的結果不一致,與CERN至今為止測量出來的最精確值80433.5±9.4 MeV/c^2同樣有著較大的差異,兩者之間存在著7個標準偏差。作為物理學家,我很難相信光靠著數學計算,就能得出一個完全正確的數值,更別說這個數值與CERN原本的計算、實驗測量都有較大的差異。”
記者不解道:“這些在論文裡也有說明,秦院士與寧院士對於這個異於尋常的數值偏差,提出需要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進行新的修正,比如引進新物理,他們認為是傳聞中的暗物質導致了理論上計算出來的數值與透過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實驗測量數值之間的偏差。”
“暗物質?”特羅維奇教授嗤之以鼻:“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進行高能粒子對撞實驗,嘗試產生暗物質粒子,但目前尚未出現任何暗物質存在的直接探測證據。可以說,暗物質至今依然只是理論上提出的可能存在於宇宙中的一種不可見物質。他們想光憑著一篇論文裡的理論計算,就想證明暗物質是存在的?”
記者道:“兩位院士只是提出了一個假設,並沒有證明……”
“反正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我從不認為脫離了實驗,光憑數學家們的寫寫算算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如果是這樣還要我們物理學家來做什麼?這個世界只需要數學家就行了。”
記者其實很想說一句,那兩位夏國的大數學家其實也是大物理學家,而且是拿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超級大牛,但看到特羅維奇教授那帶著妒忌的悻悻然神色,還是把話嚥了回去,尤其是特羅維奇教授又補充了一個勁爆的訊息:
“去年我們CERN進行超環面儀器實驗和緊湊繆子線圈實驗時,就得出了希格斯玻色子衰變為Z玻色子和光子的首個證據。接下來不久,我們還會重新啟用進行過小升級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再次進行W玻色子的質量精確測試,同時啟動的還會有新一輪的超環面儀器實驗和緊湊繆子線圈實驗,說不定我們會發現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測之外的新粒子,正式推開新物理的大門!實驗才是粒子物理邁向未來的關鍵,而不是沒多少人能看懂的、所謂的理論計算!”
……
《泰晤士先鋒學術報》的這篇採訪稿在當天晚上就發表了出來,很多媒體在轉發時不嫌事大,直接將特羅維奇教授的表態當成了CERN的表態,各種聳人聽聞的標題便誕生了:
《CERN認為夏國兩位數學大師的論文存在大問題,與他們的粒子物理實驗結果不符!》
《CERN並不認同火爆論文的觀點,併為了推翻兩位夏國科學家的論文,而重啟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
《CERN:實驗才是粒子物理邁向未來的關鍵!》
這樣為了吸引眼球而瞎編的標題,自然一石激起千層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