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兩位偉大的院士賀!”
“為兩位偉大的院士賀!”
……
喊出這一聲聲道賀的有年輕的情侶,有單純的學生,有已被社會生活磨平了稜角的工薪族,也有依然胸懷熱血的青年,甚至有老人和小朋友。
他們用著各種地方方言,有著各種各樣的服飾,但相同的是當中透出來的熱情與激動,自豪!
整個夏國,天南地北的夜空中都在迴響著這二十聲帶著自豪與激動的祝賀聲,場面比新年倒數還要誇張還要熱鬧。
無數媒體用攝像頭記錄著這一刻,歷史上稱之為“‘為兩位偉大的院士賀’事件”,而這次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美好而激昂回憶的事件,後來也被記錄為“最多人齊聲吶喊”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中。
許多史學家都認為,這是夏國有史以來全民最齊心、最真摯的一次祝賀行動,也在無數人心中種下了“科技興國”“投身科研事業”的種子,而夏國也是從這一天起,真正向著頂尖的世界科技強國大步前進。
……
夏國舉國都在狂歡,而全世界的媒體也不吝於各種讚美。
《夏國最年輕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秦克、寧青筠同時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2歲,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誕生!》
《在這一刻,整個世界的光芒都集中到他倆身上!》
《偉大的時代才會誕生出偉大的科學家,期待他們在將來為國際學術界科研界送上更多的大禮!》
《夏國的科研崛起之路無人可擋,最年輕的院士躋身世界之巔!》
而極有影響的《時代週刊》很快就緊急打來電話申請授權,要將兩人作為封面人物刊登出去,並且在一週後推出了《世界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一百位科學家》專輯,秦克和寧青筠名列其中。
福布斯也毫不猶豫地將秦克和寧青筠選入“20XX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人榜單”之中。
……
對於夏國而言,秦克和寧青筠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作用是巨大的。對外,可以極大地提升夏國的正面形象、提升在國際科研界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外國學者、科學家前來夏國從事科研工作、進行學術交流訪問;對內,則可以極大地振奮民眾,強化民族的文化自信,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奮發向上,投身科研事業。
如何對這兩位新晉的諾貝爾獎得主進行獎勵,卻又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畢竟連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樣能拿得出手的大獎都已送出,而“長江學者”這樣的稱號,也早在年初就頒發了下去,現在能拿得出手的,大概只剩下明年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以及不定期頒發的“國家勳章”了……
許多大人物正在頭疼怎麼獎勵秦克和寧青筠,清木大學就早有準備,除了掛上大大的慶祝橫幅,在網頁首頁製作了“秦克、寧青筠院士傳”的專欄頁面外,還正式宣佈,將聘請秦克、寧青筠為“清木大學首席科學家、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
夏國物理學會反應迅速,就在秦克和寧青筠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第二天,就釋出公告宣佈:
“1、在明年起正式設立‘秦克物理獎’,每四年頒發一次,獎勵在物理學方面取得最傑出成果的男性夏國物理學家,獲獎者年齡不能超過40週歲,獲獎人數不超過四人,獎金為每人十萬元。”
“2、在明年起正式設立‘寧青筠物理獎’,每四年頒發一次,獎勵在物理學方面取得最傑出成果的女性夏國物理學家,獲獎者年齡不能超過40週歲,獲獎人數不超過兩人,獎金為每人二十萬元。”
“上述兩項新設大獎,均為夏國物理學會頒發的最高榮譽獎項,並將會邀請秦克院士、寧青筠院士擔任這兩個獎項的主評委。”
夏國數學學會也不甘示弱,在當天晚上就跟著宣佈,同樣設立“秦克數學獎”、“寧青筠數學獎”,評選條件與“秦克物理獎”、“寧青筠物理獎”幾乎一模一樣,只是獎金提升為不分男女,每人二十萬元,顯得更財大氣粗一些。至於這兩項新設大獎,均為與“陳省身數學獎”一樣,是夏國數學學會頒發的最高榮譽獎勵。不同之處在於“陳省身數學獎”是每兩年一屆,每屆兩人,獎勵額度是十萬元每人。
而且“秦克數學獎”、“寧青筠數學獎”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獲獎者可以獲得與兩位院士握手、簽名與合照的機會。
此舉一出,再次將秦克和寧青筠原本就火爆得不行的名望再次推向高峰。
【666,22歲就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國內頂級大獎,實在只能讓人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