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12月24日的事宜後,秦克看看時間,已經接近凌晨兩點了,日曆已翻到了12月23日。
他想了想,開啟圍脖app,無視app彈出的(99+)@他的訊息提醒,編輯內容後發了條圍脖。
之前青檸科技量子計算實驗室一直很低調,既不接受媒體採訪,也不釋出任何訊息動態,就是不想太惹人注意,特別是不想引起加州大學的約翰·克勞澤教授團隊的警惕,但現在成果已出來了,就得先公開佔個坑,向世界宣示成果,搶下這個“第一個解決拓撲量子計算問題”的頭銜。
不然因為一時大意的拖延,比約翰·克勞澤教授團隊晚了半天甚至半小時釋出宣告,那就真是欲哭無淚了。
“大家凌晨好,我是秦克,現在向大家報個喜訊。去年3月,我與青筠加入到得國慕尼黑大學科佩特教授的‘拓撲量子計算’課題組,開始跨國課題的合作研究工作,到今年8月時,因為科佩特教授身體欠佳,無法繼續進行研究工作,該合作課題終止,慕尼黑大學正式放棄這項合作課題的繼續研究及其成果。我與科佩特教授商量過後,決定重啟該專案,並轉移回夏國繼續進行下去。為此我和青筠在今年8月底,建立了‘青檸科技量子計算實驗室’。”
“在昨天,即12月22日深夜23:02分,我們在‘拓撲量子計算’課題中取得了預期的成果。具體來說,就是基於拓撲超導體輔以拓撲絕緣體相結合、沿著‘拓撲超導渦旋態’的方向,初步形成了一套邏輯自洽的理論模型體系,可以實現保真度與容錯率均達到99.99%、百萬級別量子位元的量子計算……”
“這套理論模型體系,我將之命名為‘青檸拓撲超導渦旋態理論模型體系’。”
“以下為最終的實驗觀測資料照片。[照片1.jpg][照片2.jpg]……”
“具體的成果概述論文,我將會在今天之內(夏國時間)上傳到arxiv中進行預收錄,並投稿到《自然(nature)》期刊或者《科學(sce)》之類的專業期刊上,謝謝大家的關注。”
“(上述內容的英語版本)”
“(上述內容的德語版本)”
“歡迎國外留學生轉發到國外媒體,我沒有什麼推特、臉書的賬號,感謝。”
秦克將這條圍脖訊息內容額外用英語、德語兩個語種進行了翻譯,並@了《夏國學術報》和夏國物理學會。
釋出,確定,完成!
秦克關掉了圍脖app,打了個呵欠,睡覺去了。
至於那篇成果概述論文,其實之前已完成了95%的內容,只缺了“拓撲間隙”理論模型,以及對應的實驗結果截圖、實驗資料分析和最後的結論部分。
這些工作量在五個小時左右,但如果算上全文的最佳化與整理、校對,大概需要十個小時。
秦克現在的大腦已開始因為睏倦而有些遲鈍起來了,便決定先睡個好覺,天亮了再繼續,避免在論文中出現任何的錯漏——這篇論文註定會被無數人拿著放大鏡一字一句地細讀分析的,可不能有任何的錯漏和問題,一丁點都不行。
反正有這個圍脖訊息,再加上他在國際學術界的名望,算是成功搶先佔坑了。
……
就在秦克合上眼睛,很快進入睡夢中之時,他的圍脖訊息開始在夜貓子網友當中炸開了。
現在秦克的圍脖賬號粉絲數量超過了兩億,而且全是真實粉絲粉,沒花過一分錢來買所謂的殭屍粉,是當之無愧的圍脖粉絲排名榜第二名,順便一提,第一名是寧青筠,比秦克大概多一百萬左右的粉絲——沒法子,青春明媚的美女總會在這方面佔點便宜,雖然秦克的女粉絲同樣數量恐怖。
秦克的圍脖釋出後,評論數與轉發數便開始急速增加,十分鐘不到就破萬了。
這可是凌晨兩點多!
由此也可見秦克在網路上的影響力是多麼恐怖。
【秦神凌晨發圍脖,必定有大新聞!】
【雖然基本上看不懂,但預計此條圍脖必定火爆全網,提前佔座留名!】
【哇,秦教授還非常貼心地準備了英文版和德文版!哈哈,秦教授放心,我已截圖轉發到了推特、臉書上,還@了《自然》期刊和《科學》期刊,以及“馬克斯·普朗克學會”、“谷歌量子計算機研究中心”、“ibm”、“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著名量子計算研究機構的賬號了,坐等大瓜。[吃瓜.jpg]】
【解決了拓撲量子計算這個世界難題的新型理論模型體系?還能實現百萬級別量子位元的量子計算?我的媽耶!作為科研狗我現在是目瞪狗呆,如果沒記錯,目前我國自研的量子計算機,還處於64個量子位元級別……這是從兩位數向七位數飛躍啊!我從這一刻開始重新整理arxiv等論文!】
【感謝樓上的科普,終於大概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雖然還是沒能完全理解,總之先喊一連串的666就沒錯了吧?】
【青檸科技量子計算實驗室?我特意搜尋了一下,網上居然沒查到多少有用的訊息,現在媒體這麼不專業了?青檸科技建立新的實驗室這麼大的動作,媒體居然沒報道……】
【不奇怪,沒對外公佈,也沒新聞釋出會,誰知道啊。8月底9月初,媒體的目光應該全被秦神和寧同學發表在《細胞》上的論文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