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衡老院士卻是露出微笑道:“救人一命比什麼都重要,就算遲到都值得,你們這樣的抉擇我很欣慰。”
瞧兩人剛才的樣子就知道救人時的狀態緊急,所以知情的郭維陽院士、田劍蘭院士、邱老先生等人都同樣投以讚許的目光。
很快,國家科技大獎的頒獎大會準時開幕,現場直播也開始了。
這次的直播同樣採用電視直播加網路直播的方式進行,由於事先早早就進行過宣傳與造勢,許多高校、研究所組織安排了全員觀看,使得網上關注度極高,連普通民眾都有無數人守在電腦螢幕或者電視螢幕、手機螢幕前觀看本屆科研界的最大盛事。
隨著常規的奏國歌、開幕致辭環節的逐步進行,現場觀眾們的注意力慢慢轉移到大會本身,並猜測著最終的獲獎名單。
參會的觀眾有教授、學者、研究員、科研技術人員,也有一線大廠的技術骨幹,可以說是精英雲集。誰都想在這樣的大會里露露臉,拿個獎項回去。
而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的獲獎機率,使得哪怕是科技進步獎的二等獎,也有無數人盯著瞄著,背地裡明爭暗鬥得激烈。
要知道這可是國家級、能寫到簡歷的獎項,哪怕到外面演講,加入到演講者簡介裡都會倍兒有面子,更別說可以在全國觀眾面前露面領獎!
此時獲獎的名單雖然已擬好,但除了在場極小一部分大人物提前知道詳情外,絕大多數人,包括姜為先等老院士等都只能在心裡猜測著評選結果。
就在無數人忐忑又期盼的目光中,大會來到了宣讀獲獎名單的環節。
最先公佈的是最高科學技術獎,無數的目光落到前排裡,這個類似於終身成就獎的大獎,往往頒發給物理、化學、材料、醫學、生物、工程方面的老院士,還是那句話,偏向於應用研究領域。
基礎學科的數學方面,倒也有一人曾獲得本項殊榮,那就是拓撲學大宗師吳老先生。
不過吳老先生除了拓撲學大宗師的身份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國內數學機械化領域的開拓者與最權威人物,他在曲面造型、機器人結構的位置分析、智慧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資訊傳輸中的影象壓縮等高科技領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嚴格來說,吳老先生是應用數學方向的大牛,他的研究方向也屬於應用研究領域。
而在純數領域,即理論數學領域的數學家,包括當前國內數學院士中首屈一指的純數理論大師、秦克和寧青筠的老師王衡老院士,都未能獲得過這項國內頂級大獎。
在無數人的注視下,主持大會的老者公佈了本屆兩名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獎者。
“第一名獲獎者,是清木大學的姜為先院士!他在物理材料、流體力學、氣候學方面取得了耀眼的成績!他的研究成果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動力發動機、災難預警等諸多前沿科技領域……”
臺上還在唸著姜為先取得的學術成就,在場的觀眾們稍有些騷動,卻很快安靜下來。
畢竟姜為先老院士的學術地位擺在那,取得的成就也足夠豐碩,眾人對他拿這個大獎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只是原本估計他會在八十歲後再拿獎,沒想到提前了整整九年。
氣氛有點騷動的原因是——姜為先可是秦克和寧青筠的老師,現在這兩個年輕人還在跟著姜老院士念研究生呢。
現場一片安靜,但網上已開始熱議了。
【666,姜老院士拿這個最高科技獎實至名歸!】
【聽說秦神和寧同學就是他的學生?】
【是啊,他倆是物理方面的研究生,現在就跟著姜老院士攻讀物理方面的碩博呢!】
【也就這樣的大老有資格當秦神和寧同學的老師了。】
【那是,現在國內只要提起流體力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姜為先院士這個泰山北斗。】
會場中的秦克與寧青筠悄悄地擊了下掌,臉上全是笑容,他們為自己的老師感到高興與自豪。
倒是姜為先老院士神色比較平靜——事實上他也有些驚訝與憂心,因為他曾表示自己願意放棄這個最高科技大獎的候選人資格,換取兩個弟子獲取自然科學大獎的一等獎名額。
現在他還是獲得了這個最高科技獎,是不是意味著秦克和寧青筠沒能獲得一等獎而給他作出的補償?
不等姜為先想明白,第二個獲獎者也公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