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他進一步開悟,就會有全盤計劃。
到了那個時候,這一朝的君臣、文武、忠女幹……都會是唐淞晨筆下的文字,後來人,不管什麼身份,什麼地位,只要翻開唐淞晨的文字,就會知道這一朝發生了什麼,有過什麼人,做過什麼事……
人們會從文臣武將的故事中,看到這個時期的起起伏伏。
荒唐的、振奮的、黑暗的、光明的……
各種各樣的人物,是各種各樣事件的投影、折射。
誰都可以寫,但是,像唐淞晨一樣以此入道的,卻是罕見。
其中區別,唯「純粹」二字。
唐淞晨是心有所感,不因魏昊壯舉而激動,也不因魏昊一時囹圄而懊喪,不偏不倚,筆下見春秋。
換作是他們這等位高權重的宰輔相公,卻是不一橡,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每一個故事,都會暗藏玄機,內有乾坤。
擺在宰輔相公們面前的,是太后給的難堪。
當然,太后卻認為,這是岳陽舉子給的難堪,是北陽賊子給的難堪,現在,她要當朝相公們解決此事。
否則,她會解決當朝相公。
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因為她大權在握。
……
朝政徹底亂了,整個夏邑的混亂,不可能不波及到朝政。
而一切的源
頭,不過是魏昊的雷霆一擊,一刀剁了李懷柔.
李懷柔出殯的日子到了,但他出不了殯,因為出不了城。
這讓本就悲痛的李府,越發地仇怨。
李懷柔的子孫,被硬生生地拖成了不肖子孫。
無奈之下,李懷柔被直接葬在了家中。
這簡直詭異無比……
而真正的詭異,還在持續,李懷柔的魂魄竟然重組,並且在家宅中顯靈。
跟活著時候的氣定神閒不同,成為鬼魂的李懷柔始終沒有離開李府的意思,並且不斷地提醒子孫,一定要儘快上書朝廷,必須抓緊時間抓住魏昊。
究其原因,他現在還能魂魄住世,是因為「警鐘長鳴」之後,整個夏邑就像是被隔絕了一般,不僅僅是內外,還有陰陽.
生前乃是顯貴,死後自有變化。
不知道魏昊是地府府君還好,但李懷柔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尤為恐懼,他甚至已經感應到城外匯聚了大量的勾司人,都是等著進入夏邑勾走亡魂。
勾司人一到,他就不得不前往陰曹地府。
到了那時候,一切就徹底完了。
李懷柔不想魂飛魄散,也不想在地獄中受苦,更不想輪迴為牛馬畜生,所以,他想自救。
這種情緒是如此的強烈,強烈到自己已經成了厲鬼都不自知,整個李府的族人、親眷、子孫,眼中看到的李懷柔,早就不是儒雅氣度的李相公,而是死氣如炎、鬼氣森森的怪物。
於是乎,離開家宅外出的子孫,在驚恐中並沒有照著李懷柔所說的去上書,而是想方設法,前往城西「護國大法壇」,請「護國大法師」前來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