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難民人數非常多,一路跋涉過來,風餐露宿,人人都顯得疲憊不堪。
“大家聽我說,朝廷命瀟王來幫助大家,現在瀟王打算在城郊給大家修建安置區,男的,就去幫忙搭建房子,女的,就給大家負責收拾做飯。”
李靜婉站在人群中,大聲的喊著,可是這些難民似乎對朝廷早已不滿,所以對李靜婉說的話並不理會。
“ 你們是都想死在這裡嗎,如果想起可以,我們現在離開不管你們,不想死,就都打起精神來,朝廷沒有放棄你們”蕭衍看著無動於衷的人們有些生氣,可是難民也只是普通老百姓,在生氣也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人群中一對中年夫妻抱著孩子,襁褓中的孩子啼哭不止,似乎不甘心自己坐以待斃,站出人群“大人,草民願意去修建安置區,只求大人給草民一家活路”
中年男子一下站出來,其他人便也按耐不住表示願意聽從安排。
看大家願意重新打起精神,李靜婉有些欣慰“我現在選幾個人出來交代具體事情,三然後你們就跟著做”
說完李靜婉喊出剛剛第一個站出來的,還有幾個年輕一些的,說完需要做的事後,便讓大家到了城郊。
“讓大家自己做工,倒是省了很多費用,只是後面怎麼辦,不可能一直養著他們啊”朝七看難民離開,有些不解。
“後面肯定是讓他們自食其力,只要解決了當下的困難,後面就沒那麼難了”
李靜婉站出來說道。
於是後面幾天,兩人忙得腳不沾地,往返城郊與王府之間,而每日四季酒樓都會給安置區送去米糧,在京都城中口碑大增,生意更加火爆異常。
在安置區快修建好時,李靜婉和蕭衍朝策劃下一步。
“要讓她們能養活自己,我們的任務就完成啦”
蕭衍對於李靜婉說的我們,十分受用。
“還需五日,安置區就修建完成,府中已經沒錢了,四季酒樓也山窮水盡,裡面的用具沒錢買了怎麼辦?”說到這個,李靜婉有些頭疼。
“京都城中的有錢人一抓一把,這個時候,也該奉獻奉獻了”
蕭衍輕輕說著,眼神中是勢在必行。
第二日,瀟王便宴請了京中富豪吃酒,誰都知道瀟王是個會玩的,於是都一一赴約,酒過三巡後,蕭衍才說出這是一個募捐宴,願意來的人,都是同意了募捐的,既然都喝醉了,那就直接拿出寫好的捐款收據給大家畫押吧。
本來已經有些醉意的富豪們,聽到這裡,紛紛醒酒。
蕭衍無奈“劉老先生,聽說上月您的茶葉走得不錯啊,我三哥一定給你幫了不少忙吧”
劉老先生聽到自己的生意被瀟王點了出來,明白他的意思,卻不好在裝醉,硬著頭皮大聲說道“能為朝廷幫忙,救助難民,是我等的福氣,草民願意拿出五千兩”
蕭衍滿意的點點頭,又看向其他人。
而眾人見狀也不得不出血。
蕭衍這才滿意的招呼大家,繼續吃喝,卻發現李靜婉不知道什麼時候躲在花園的一邊,見自己看過來,豎起大拇指,甜甜的笑著,眼裡是俏皮與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