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清瑤的提議,周道安一想,文宗修行也有“立言著述”的說法。且文宗因為包羅永珍,相容性極廣,對於立言立說的要求,不侷限於微言大義或是鴻篇鉅著,單論詩詞歌賦也能成一統。因此,如果編一齣戲,也算是符合著述的要求。
徵求了任老夫子的意見後,周道安得到了許可——只要不耽誤學業,可以寫!周道安不禁感慨,這個看似傳統的世界,其實還挺包容兼納的!湯顯祖、莎士比亞也能在這裡取得成功!
於是,這小半年時間,周道安以金老的故事為基礎,結合漢域的一些風俗民情,創造了一個異世版的《笑傲江湖》。當然,是還沒完結的那種,只寫到“傳劍”那裡。而主角也不能叫令狐沖了,門派也不能叫華山派了……反正結合漢域的特色,把門派改成了世家門閥。
三旺五姓是不好寫的,這裡雖然沒有什麼版權名譽權的說法,但萬一戲火了呢?哪個世家願意成為反派?所以還得來點架空……總之,這麼換了包裝,但故事始終過硬!寫完了前面三章拿給清瑤看,就收穫了認可!
接著就是改編成戲……這個周道安就懶得參與了。但因為和林家豐的關係在,鈴姐也重視起這個西周潛力股,叮囑之下,戲館的負責人對這本子還是很上心的。從改編到排練,個把月的時間,已經弄出了第一齣——金盆洗手!
各位應該也猜到,這一出講的是福威鏢局被滅門、到劉正風想金盆洗手、卻弄出了慘劇這裡。剛好把故事鋪墊完,又卡了個欲罷不能的節點!
第一次排好時,周道安親自看了,對留月閣戲館的編排能力很滿意!館主甚至戲稱,此劇必然大熱!甚至開始催促起周道安“更新”。
而此次為了從梁大公那裡打探情報,周道安立刻結合其興趣愛好,來了個“曲線救國”計劃。他不信,梁大公看了這麼一齣戲,會對這個故事不感興趣!會對這個故事的作者不產生好奇!只要有了“粉絲”心態,接下來打交道就方便多了。
於是他馬上找來周道奇,讓他同周道玄一起邀請梁大公去看戲,過程只要順其自然就行了,反正戲館那邊只要提前檔期上戲就好!這個忙,留月閣肯定幫,稍稍協調一下,計劃就算成了——這對前世策劃出身的周道安而言,就算匆匆佈置一下,也不會有問題。
一出先皇嫁女的戲演完,梁大公吃也吃得差不多了,只聽包廂外已經傳來了大戲開場的梆子聲。包廂裡伺候的小廝趕緊將包廂巨大的隔窗開啟,從這個視線看過去,正對戲館的大戲臺。
一位說書人裝束的唸白者在梆子聲後一拍驚堂木,唸了一首定場詩,正是: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雄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論措辭,這詩算不上太好,甚至許多句都是大白話。可對於梁大公這樣的人來說,文化太高接受不了,完全俗語又嫌低階,唯有這樣半白半詩的最對味。更何況,這樣還有一種濃濃的江湖味道。
接著,一位口技者開始模仿馬蹄聲起,在場中鏢局佈景中,院門被開啟,一位唇紅齒白的少年紈絝打獵歸來,正是鏢局少鏢頭陳平之。
沒辦法,林家豐就是林家人,雖說和家族關係就那樣,但對外是不允許帶一點可能涉及林家的汙點的。林平之開局慘歸慘,後來黑化報復社會可是難免讓人對號入座的!所以周道安無奈,只能給他改姓。
某種程度上,有些世家比三旺五姓還愛惜羽毛。
不過這不影響情節展開。與以往戲劇多唱不同,這戲唸白更多,使情節更緊湊。陳平之歲月靜好的日子沒持續太久,就迎來了滅門慘案。辟邪劍譜成了一門高深功法,引得無數人覬覦,而陳家人不知怎地一個練成的都沒有,致使面對一幫二三流對手都毫無抵抗力。
“這設定和你們西周很像啊!”
大廳另一側包廂裡,林家豐對著劇作者周道安打趣,他目前以為這位少鏢頭就是劇主角,因此覺得是周道安把自己的經歷代入了創作。設定這種新奇的詞,早聽周道安說過,現在他都學會了。
“看你的戲……對了,這戲火了,票房大賣,記得給我分成!”周道安嘴裡又冒出一些新詞,反正林家豐能聽懂就行。
他的注意力不在戲臺上,而是在對面的包廂裡。此刻他耳聰目明,透過側面,可以看到那間包廂裡,梁大公正聚精會神地看著戲,不時還跟著情節起伏驚歎失聲,顯然投入進去了。周道安明白,自己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