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立馬接話,“沒錯,所以,他用消極的態度應對我們,對於陛下的交代,也是能推就推,一點也不積極。”
“更是當庭廣眾之下,一口回絕,他的態度已經很鮮明,只是我們之前太積極,矇蔽了雙眼,完全忽視了。”
說完,兩人眼神中都流露出淡淡的沮喪神色,儘管已經想明白。
但是,為了這件事,為了這個目標,兩人一直苦心謀劃,突然間要放下,確實有些失落。
不過,任他們再失落,此事已經沒有抓換的餘地,畢竟當事人都不在意,外人再如何推波助瀾,也成不了事。
兩人此時的沮喪,只是內心的不甘,一時的不適應罷了。
解縉一臉不甘的說道,“我確實想不明白,為什麼師父如此大才,卻甘心屈居於他人之下。”
“如果師父沒有這樣的創世之才,我等也不會費心費力的為他籌謀,為他安排,如果他能坐上那個位置,對大明而言,絕對是最適合的。”
“他之前提出那麼多,利國利民的創世之舉,簡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如此超凡卓絕的功績,任誰都無法比擬。”
“我就是感到可惜,這樣適合的人,為何不能放在最合適他的位置,給他一個最大的舞臺展示?”
楊廷和寬慰道,“這些都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師父從頭至尾,完全就沒有過這樣的想法。”
“我們確實是想太多,自以是替師父著想,卻沒想過,即使將師父推上那個位置,他也未必會開心,因為他志不在此。”
“沒錯,楊兄想的確實很通透,是我們想錯了。”解縉淡淡說道。
經過今日朝堂發生的事,二人不由得懷疑起,朱波對那個位置的態度,也逐漸想明白,朱波真實的想法。
所以,他們壓根坐不住,即使公務繁忙,也要約來此地共同商量。
最後,姚廣孝做了一個總結性發言,“既然如此,我們就做好眼下的事,不要再做他想。”
“朱波都有恩於我們,我們若是將那個位置強加於他,絕非他所願,倒不如讓他順遂自己的心意,做他想做的事。”
“如果朱波的心願是,希望有一個盛世大明,供他享樂躺平,我們就一起致力於這點,協助他共創一個太平盛世,還他一片清明。”
姚廣孝的話點醒瞭解縉和楊廷和,三人相互對視一眼,千言萬語都化為了一抹笑容。
“姚大師所言極是,師父的想法,就是我等的目標!”解縉一臉動容的說道。
“我們之前是因為被師父的神秘強大所折服,卻忘了考慮師父的想法,一門心思的想讓師父坐到最適合他的位置上去。”楊廷和說道。
一說起這點,三人臉上都浮現出一抹激動的神色。
“誰說不是,我還從來沒見到過,像朱波這樣超脫凡塵的大才,他的想法,計謀,手段完全是不是凡人能想到的,他簡直就是神明的化身,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為大家帶來希望,如同一盞指路明燈。”
姚廣孝說的時候,眼眶中閃爍著光芒。
“還記得初見師父的文章的時,我心情澎湃不已,完全睡不著,我閱文無數,卻從未看到過如此驚世駭俗的觀點,當時,我就立志,一定要拜他為師,一生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