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工匠評選,怎麼評,怎麼選?
誰來評,誰來選。
還有評選的標準,評選的人又是誰?這些他們都不知道。
楊廷和怕是要好好解釋一番了,要不然別說百姓了,哪怕是朱元璋和朝廷中的這群人也知之甚少。
楊廷和立刻解釋道:“所謂的“大明十大傑出工匠評選”指的就是一些靠著手藝吃飯的人,比如打鐵,做瓷器,還有民間的一些歌唱家,舞蹈家。”
“這些只要在各個行業做的出眾的人,由民眾評選,評選出來的人,將由國家發放獎勵,還將會在全國進行宣傳,讓他們都成為楷模。”
眾人一聽,前面的都還能懂,但是後面說的歌唱家和舞蹈家是什麼意思?
楊廷和當然知道現在的人對歌唱家還有舞蹈家是沒有什麼概念的,但是要想將大明打理的更加規範化,那就得解決那些在青樓唱歌跳舞的女子的地位問題。
有些女子是的單純的賣藝不賣身,但是一旦她們和青樓沾邊後,就別想乾淨了。
有些人也只是單純的喜歡唱歌跳舞,但是現在提到這些,人們就會聯想到青樓,除了青樓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地方可以發展了。
這不就是限制了一些行業的發展,而且既然大明要對外開放,那就得接受一些新的職業,就像之前的察合臺那邊,民眾熱情奔放,豪邁好客。
舞蹈自古就是表達情緒的一種,還有唱歌也是。
於是楊廷和說道:“我這裡說的舞蹈家和歌唱家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的,這還得需要專業的人評選出來。
如果想更專業的話,我們可以專門成立一個部門,專門給這些普通人一個考試的地方,如果透過考試了,那便可以評選為舞蹈家,和歌唱家,還可以教授給別人,其實就相當於一個從業資格證了。”
“我們現在一提到唱歌跳舞就有人聯想到青樓,但是其實我們還可以給那些女子一個新的職業,有些女子只是家庭貧苦才淪落到風塵,只要我們朝廷提出一些新的政策,她們便都可以免遭苦難的。”
這些楊廷和也是跟在朱波身邊學習到的,朱波一直都沒有歧視女性,認為女性也應當受到和男子一樣的教育。但是現在這個時代似乎很難改變他們的這個觀念。
那麼楊廷和便從小的地方慢慢改,讓他們一點一點的接受女子也能從業的觀念。
其實剛開始楊廷和與解縉也曾經反駁過,女子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地位,而且女子不宜拋頭露面的這件事,是從古傳下來的也算是根深蒂固了。
但是朱波問了他們一個問題,這才讓他們對此有所改觀。
朱波問他倆說道:“你二人既覺得女子不能拋頭露面,那些家中丈夫兒子,兄弟都從軍的人,家中妻子老母又該怎麼活?”
“誰說女子不如男,說不定以後女子也能頂起半邊天。”
楊廷和與解縉被朱波這一說法震驚到了,這樣的想法,他們是想都不敢想,但是朱波居然提出來了。
大明每年都要徵兵,家中基本上有兩兄弟的都會出一個男丁,但是如果遇到戰事吃緊的時候,家中一個男丁都不會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