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表示,既然醫療普及需要載體,而興明醫館就是現成的,乾脆送朱元璋做國有,這樣更快也更方便大辦。
醫療體系龐大,讓它成為國企也算是更好的選擇,這樣也有利於國家的掌控。
朱元璋一聽,知道朱波是為了百姓著想,這才決定將興明醫館上交給朝廷。
興明醫館是私有的話,其實朱波能掙到的錢更多,而且按照興明醫館現在的發展速度,不消半年,全國的醫館有一半都將屬於興明醫館。
現在朱波無條件的將興明醫館交由朝廷,就是沒有將這錢放在眼裡,朱元璋看著朱波的眼神裡充滿了讚賞。
於是詢問朱波道:“你給我推舉人來,我立刻就將這件事給辦了。”
朱波對朱元璋分析道:“辦學的話,宋濂是最合適的,他在這方面我相信定會有所成就。而且禮部尚書楊廷和既然沒什麼事做,那便也叫他來協助宋濂完成這件事。”
朱元璋一聽,想了想,宋濂的才能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還有楊廷和來協助這件事,那看來是可以放心了。
“至於寫書傳唱的話,我認為我身邊的姚廣孝就十分合適,他做事細心,而且各方面都略懂一二,他來擔任這個職位是在合適不過了。”
朱波看著坐在一旁的姚廣孝說道。
朱元璋看著朱波身邊的姚廣孝,雖然是朱波推舉的人,但是自己對姚廣孝的才能毫不知情,有些不是特別放心。
前面朱波提到的兩個人,朱元璋是都知道的,他們的才能也是有的,只是朱波身邊的姚廣孝那就不得而知了。
於是詢問姚廣孝道:“你對民俗文化方面可懂?”
姚廣孝沒想到朱波會推舉自己,有些驚訝,但是當朱元璋詢問自己的時候,姚廣孝馬上回過神來。
姚廣孝只得既然是朱波推舉的自己。那他就不能讓朱波在朱元璋這裡掉了鏈子,於是回道:“回陛下,草民曾經走過察合臺,安南,貴州廣西,對夷人習性較為了解,搞過宗教,對傳唱方面還是有一手的。”
朱元璋一聽,沒想到朱波身邊的人還有這麼一個機遇,有些驚訝,難怪朱波會推舉這個人。
書寫傳唱方面,一個地地道道在朝廷的文官是不可能做出來的,他們沒見經歷過民間疾苦,沒有深入瞭解民間基層,這麼可能寫的出膾炙人口,讓百姓朗朗上口的歌曲。
現在姚廣孝如此見多識廣,而且還是深入基層民眾的人,朱元璋相信,姚廣孝一定能將這件事給辦好,而且現在除了姚廣孝也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了。
朱波想起歷史上《永樂大典》本來就是姚廣孝和解縉寫的,那將寫東西這件事交給他倆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朱波對朱元璋說道:“至於寫東西這件事,宋濂既然已經安排了事,那就交由解縉去寫吧,而且這期間姚廣孝還可以指點一二,讓這些書更具民族文化氣息。”
朱元璋聽完朱波說的這些後,覺得十分贊同,於是事情就這定了下來。
……
事情商議完過後,不一會,馬車便到了太子府。
朱元璋原本就因為白蓮教而不開心,現在朱波給他解決了一件事,頓時他都覺得整人都有了一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