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朱波卻淡然一笑,揮揮手道,“我確實沒有跟你們說笑,我很嚴肅,想讓這些蠻夷被教化,絕對不可以跟孔子學……”
“什麼?”
宋濂稍稍呆住了,朱波……此事確實很嚴肅?究竟是為何?
儘管他沒有說出來,但心裡同樣與方孝孺想的是一樣的。
都認為朱波在跟他們說笑。
可此時想來……朱波似乎確實很嚴肅。
朱波微微頷首,注視著方孝孺說:“剛才你提到了孔子游歷各國,我此時來問你,孔子的方法真的有效果嗎?”
“什麼?嗯……”
方孝孺立馬呆住了。
朱波的問題,他確實回答不了。
似乎是無效的!
孔子游歷各國,不過是把他的理念傳揚出去罷了,可效果……
確實是無效的。
根本沒有一個國家採用了。
那時的大道幾乎是墨家與法家。
此時朱波頷首道,“無效的原因你知道嗎?由於他的理念太虛,並且不適合當時的統治者,除去很少人,其他的人完全無法瞭解,如何可以教化是世人?”
“此時同樣是如此,我們想教化外邦蠻夷,但是那裡的人不過只有很少人通曉漢學。”
“我們得要所有人的心裡都能認可我們的漢學,並不僅僅是很少一部分人看起來認可而已……”
“嗯……”
方孝孺聽見後,有點明白一樣的頷首。
確實要達到這樣的功效,因此他很認可。
但是如何做呢?
甚至孔子也無法實現的事,此時的儒學備受推崇也歷經數千年,因此全民都如此崇尚儒學。
朱波想要如何實現這樣的結果?
“只是藉助這本嗎?”
朱波淡然一笑道,“你要是把儒家的理念,生硬的講給對方聽,鬼肯學啊?如此枯燥沒有意思,並且還看不到有何用……即使那些蠻夷的貴族有些學識,只怕也不想去學。”
“更加別說,其他連字也不認識的平民。”
“這樣的狀況,要他們對我們的文化推崇,絕對是不可能的!”
“因此……就成為了一種伎倆?”
方孝孺聽見後,立馬是想明白了,彷彿是知道了什麼,可似乎有些不確定,必須得到朱波的肯定。
此時朱波索性頷首道,“是的,正是這個。”
“單單是把我們的文化推行出去,絕對沒有人願意去學,若是把我們的文化變成很有意思的,完全就可以了。”
“就像是《三國演義》,有沒有意思?絕對是有意思的!但其實裡面處處提到我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