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麼?”
朱元璋的表情就立馬陰鬱下來。
已經很多年了,也沒人敢這樣頂撞他。
即使是李善長他們全是膽戰心驚的,但此時他此時居然被如此年青庶子給駁斥了?
你當你誰呢?朱波?!
此等國家大事竟然也敢開口妄議?
不過他也瞭解此方孝孺所說同樣是許多大臣心裡的想法,不過這些人不敢說罷了。
治下之術講究一個恩威並濟。
只依賴威壓儘管這些人由於恐懼的確可以幹活,但是效率終歸會被大打折扣。
要讓叫這些人心懷怨恨乾脆將話直接說開比較好,叫他們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如此做!
“陛下,方孝孺懵懂無知……”
宋濂看見那方孝孺竟然有膽子繼續頂撞,臉立馬綠了,趕緊跟在話後面解釋。
“想說什麼,你倒是講。”
朱元璋平靜擺手,而後就看了一眼方孝孺。
“陛下,微臣所想只有一言,從古至今,治下都需濟世愛民,從來不是如此劫掠外族。”
“既然我大明一直奉行孔孟,崇尚仁義,如果這般劫掠外族那咱們跟那些域外蠻夷究竟有何分別?”
“更別說是造船隊這種勞民傷財的計策,窮兵黷武本身就不是一個好的徵兆,還望陛下可以三思啊!“
方孝孺滿臉怡然無畏,似乎是為了效眾多賢臣不惜犯顏直諫。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端詳著方孝孺又開口:“那照你所想,咱當如何治國?”
方孝孺聞言毫不遲疑的回答:“不過是效仿古往賢君仁愛子民,天下理應太平!”
“是麼?那麼照你所想大明百姓便只配自作自受操勞種地積財?”
朱元璋平靜的開口。
方孝孺索性的頷首說:“正是,大明百姓一直是良善溫和的,本不理當去做這劫掠之事。”
“實在是……放肆!”
聽見那話,朱元璋立馬大怒說:“按照你的想法善良之人就自作自受吃苦受罪是麼,那蠻夷何其殘暴,倒可以將大明的百姓當肥羊般劫掠宰殺?”
“如果這樣,天理何在!”
“要是國家衰弱就算了,大明已然富強,為什麼我們的百姓仍舊還比不上那些蠻夷!”
“你這話到底有何用意?”
“陛下,這就是孔孟之道,即使百姓時期暫時艱難,但是隻須接著實施此道,日後我們必能過上好日子!”
可是……方孝孺臉上仍然掛著很堅決的樣子。
朱元璋看他這模樣卻露出鄙視之色。
什麼狗屁的仁義。
瞭解書上那胡扯真理,可是想不到民生之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