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仔細的聽著馬遠智的彙報,覺得好像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但是一時之間也說不出來什麼,畢竟錦衣衛辦案,三法司無權過問,所以他揮了揮手,讓馬遠智退了出去。
可是樓船將軍是正四品官銜,同時也兼任水軍提督副使,可謂大權在握,就這樣輕易的死在了北鎮撫司獄中,錦衣衛的權力似乎太大了些。
這天,朱元璋帶著朱標和朱棣來,到了朱波的莊子上,又是點了他最為喜歡的紅柳烤肉,喝著朱波特製的鮮麥生啤。
吃過了這麼多的特色菜,包括鴛鴦火鍋,但是還是這烤肉大塊朵頤,比較符合老朱的口味。
一邊喝著酒,一邊吃著烤串兒,朱元璋開始嘆了口氣。
朱波見父親有犯愁之事,連忙問道。
“爹,是朝廷上又有什麼難解的疑惑?有朋友向您問策了?孩兒或許能幫上一些。”
朱元璋長出一口氣,這才有些無奈的問朱波說。
“波兒,你說說,朝廷建立錦衣衛,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咱想聽聽你的見解。”
朱波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就給出了回答,因為讀書的時候,這個問題他曾經想過不止一次。
“錦衣衛是皇帝的親軍,禁軍檢校遍佈各地,為皇帝刺探情報,這樣就讓朝臣和富商大戶不敢對朝廷有所欺瞞,這是其有利之處。”
凡事有利就有弊,既然朱波提到了有利之處,那必然就會還有弊端。
朱元璋沒有說話,一邊嚼著嘴裡的串兒,一邊等待著朱波的後文。
果然,朱波繼續說道:“但是朝廷設定錦衣衛,又把錦衣衛獨立辦案的權力賦予的極高,三法司都無權過問,這就讓錦衣衛從指揮使到百戶小旗都飛揚跋扈,甚至擅自生殺,從而恐怕就會尾大不掉。”
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也是朱元璋最為擔心之處,一個四品的樓船將軍,在沒有任何證據的前提下說殺也就殺了,錦衣衛也太大膽了。
這樣以來,也就是朱元璋這樣的鐵腕皇帝還算是能夠鎮得住,將來皇帝如果有闇弱之君,恐怕又會重蹈晚胡覆轍。
“波兒,既然這麼麻煩,是否要削弱錦衣衛的權力呢?或者說乾脆取消錦衣衛。”
朱波卻笑道:“哪有那麼簡單,腳疼了就砍腳,頭疼了豈不是就要砍頭?”
看著朱波這樣的表情,朱標就已經知道了,想必是他一定有了什麼好辦法了,便直接問道。
“堂弟,你就不要賣關子了,有什麼好辦法就趕緊說吧,現在叔父是朝廷的富國公,給朝廷建言獻策也是分屬應當的。”
朱波想了想,便回答說:“爹,兩位堂哥,現在的主要問題不是錦衣衛沒有作用,而是錦衣衛權力太大無法制約,那麼就分走他們的一部分權力就好了,這也沒什麼可說的,就像是胡朝的群相制是一個道理,大家都有這個權力了,就自然大家的權力都小了。”
對於這個辦法,朱元璋也考慮過,只不過沒有具體的辦法,總不能在錦衣衛之外,再設定一個新的檢校機構吧,他問朱波。
“波兒,爹是明白你的意思,不過錦衣衛已經尾大不掉了,再成立新的禁軍檢校,和錦衣衛一樣的職能,豈不是抱薪救火?”
朱波卻笑了,他對朱元璋說:“爹,您的思維有些限制住了,錦衣衛原名叫親軍都尉府,屬於外朝衙門,但如果在皇宮裡設定一個同樣的機構呢,由宦官充任統領,就可以形成有效制約了,我朝規定,宦官品級不得超過四品,官品卑微,又是宮中奴婢,自然頭頂上只有一片天,就是皇帝,可他們卻又是皇帝的近侍,一般人不敢得罪,就能以小制大互相監督了。”
說完之後,朱波又補了一句:“這個機構,因為在皇宮大內,不妨就叫做內行廠吧。”
其實這個內行廠本來就是出於對錦衣衛和東廠的制約,在正德年間成立的,朱波懶得想名字,就直接搬用了。
朱元璋聽了朱波的話,自然是拍案叫絕,畢竟他是一代鐵腕帝王又雄才大略,自然能夠明白這裡面的門道。
登基之初,為了防止太監干政,他對所有宦官衙門都給予了打壓,並且立了鐵牌盟誓。
朱波說的自然有理,錦衣衛屬於外朝,宦官系統屬於宮內,而且宦官卑微只能依仗皇帝,品級又低,卻無人敢惹,這樣以小治大互相制衡,倒是非常好的主意。
“朝廷有什麼難事兒到波兒這裡都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咱兒子要是不出來做官,那可真是太委屈了。”
朱波伸了伸懶腰,很是無奈的看了一眼老爹朱元璋,心想,這老生常談的話題怎麼又提起來了。
“爹,我只想做一個紈絝子弟,吃喝玩樂就好,可不想做什麼官,不然的話,別說什麼富國公、富民侯的,我在獻上幾件發明都能掙他幾個爵位,真是做了官,您可就吃不到我做的紅柳燒烤了,到那時候,三更起床五更朝見,哪還有時間考慮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