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連連阻攔,“和小寶沒什麼關係,就是過來看看這邊怎麼樣。”
薛氏聞言鬆了口氣,“那就好。”可真是嚇死她了,“布莊生意都挺好,今年的棉花看著長得都不錯,回頭肯定又豐收,我最近都接了好些個京城來的單子,聽說咱們這棉布在京城那些勳貴人家賣的可好了呢。”
“那挺好的。”唐詩想了想,“和京城那邊有生意往來也挺好,說不定日後有什麼訊息也能先知道。”
薛氏又不傻,知道唐詩這話什麼意思。
這幾年河套府在跟朝廷對著幹,偏生河套府位置又極其重要,一旦朝廷強硬,河套府這邊城門一開,整個大魏朝就被西域蠻族屠戮。
薛氏自然不會覺得唐詩會這麼做,畢竟一心想要把河套府建設成塞上明珠的父女倆,怎麼會眼睜睜看著大魏朝的百姓被屠戮?
只是朝廷那邊也不知道怎麼想的,這麼點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對了三嬸,五妹妹早些年可有跟哪家訂下婚約?”
薛氏聽到這話愣了下,臉上有些不自然,“倒是有,不過早就取消了,怎麼了?”
她孃家那邊,當初唐家出事,這婚約自然而然就不作數了。
“取消了啊,沒事,我就隨便問問。”
這哪是隨便問問啊。
薛氏原本就有意讓五娘和唐詩親近,畢竟這位唐家四姑娘對自家人從來都很照顧。
如今聽到這話,當即有了幾分心思,“是不是有誰跟你打聽五娘?”
“五妹妹還小……”唐詩瞧著薛氏臉上多少黯淡了幾分,話鋒一轉,“不過三嬸有什麼想法倒也可以跟我說說,我回頭讓我大哥二哥他們留意下。”
薛氏聽到這話頓時話多起來,“四丫頭你也知道的,五娘不是我親生的,但是這孩子從小是我養大的,又是個再體貼不過的,當初小寶混賬,要不是五娘體貼,我還真不知道怎麼熬過來呢。這孩子的婚事我就一直牽掛著,咱也不說要她嫁給那些勳貴人家,那些人家規矩多,五娘嫁過去不知道要吃多少苦頭呢。就想著能嫁一戶好人家,家裡頭關係簡單點,五娘也別操那麼多心,她能把日子過好了,我也就沒什麼牽掛了。”
唐詩大概明白,“比方說我大哥那種?”
薛氏連連點頭,“王三公子自然是好的。”
琅琊王家子弟,雖然沒回王家,但這家世並不作假。
又因為不願回本家,這家中就小夫妻兩個人,多省心啊。
但問題在於,王三郎就這麼一個,是元孃的夫君。
唐詩大概明白了,得有點家世,但又最好父母雙亡的那種。
但現在的問題在於……
“年齡方面呢?”
這個薛氏還真沒怎麼細想,“也別太年輕,太年輕了不懂得體貼人,我跟你三叔就是少年夫妻,只是他那人心裡頭只有自己。年紀稍微大點的,能體貼人照顧人。不過只要能過得了四丫頭你這關,這人肯定不錯。”
唐詩哭笑不得,問題是她手上沒人啊。
既然是家世好的,自然就不是軍旅中人,畢竟說不定一打仗人就沒了。
讀書人還是首選。
唐詩想了想,五娘自己看中的宋源朝還真是……
方方面面都符合薛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