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淡淡一笑:“太孫殿下,此事就算揭過了。”
“兗州之戰,哦們朝廷也算是大獲全勝了。”
朱瞻基頷首點頭,這件事,暫時告一段落了。
解縉繼續道:“兗州雖然攻下,但是上報朝廷的奏摺還沒寫,就由你來寫吧。”
朱瞻基微微詫異:“老師為何不寫?”
解縉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平南鎮守兗州府,久攻不克,太孫殿下高歌猛進,大舉破敵,奪下兗州府。”
此話一出,朱瞻基微微愕然。
“老師,您……”朱瞻基道。
解縉揹負著雙手,轉身看向了兗州府外,喃喃道:“老師活到這歲數,功勞對我已經沒用了,但你不一樣,你還年輕,還要獲得天下支援,獲得百官認可。”
“老師這份功勞,加在你身上吧。”
朱瞻基也不扭捏,心中默默將這份情誼記下,點頭道:“好!”
“可老師,你還有家人,這是大功,您要是上報朝廷,會賜下很多金銀珠寶的。”
解縉呵呵一笑,舉起雙手。
寬大的袖子隨風起舞。
“兩袖清風,方為儒者。”
朱瞻基懂了。
……
是夜。
兗州府驛站。
朱瞻基和解縉兩人,在這裡湊活了一宿。
房間內,燭光搖曳,朱瞻基趁著月色和燭光,正在擬寫遞給朝廷的奏摺。
“臣朱瞻基,敬告皇上,臣與恩師解學士于徐州府集結,是夜,偷襲兗州未果,久攻三日不下……”
朱瞻基一邊斟酌,一邊改寫著奏摺。
老師的情誼,他也沒有拒絕,老老實實的在奏摺上寫著,攻下兗州府的是自己,而解學士則去抵禦榆木林了。
如此一來,自己就成為了此次兗州之戰,功勞最大的人。
這是老師讓給自己的大功,也是他給自己的恩情。
朱瞻基寫完之後,望著窗外的月色,心中忽然異常平靜。
他與漢王的交鋒,短暫結束了。
今日之兇險,漢王之勇猛,都牢牢地被他記在了腦海中。
當然,漢王說的那番話,他也沒有忘記。
十二年前,是他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這份仇,朱瞻基不敢忘。
“二叔,此仇若不報,我何為君子呢?”朱瞻基咧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