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朱辰不大相信。
梅介黯然道:“我考中童生後,知府大人認為我有潛力,於是便一路資助我讀書,直到考上舉人,進士落榜,都是知府大人在資助我。”
“我無法不回報他。”
朱辰沉聲道:“哪怕你知道,這是謀反大罪?”
“是!”梅介堅定道。
朱辰不由一時間有些感慨了。
在這個時代,貧寒子弟讀不起書,所以便只能依附世家,豪強,待到好不容易做了官,也是需要回饋的。
這個梅介,典型就是這種型別的。
當然,也可以不回饋,但造成的結果,梅介就會被濟南知府拉下馬,幾十年功名白費!
長此以往,明朝的官場,就總是被那幾個大世家拉攏。
所以,明朝後期才會出現浙東黨,東林黨,以及各種黨派之爭,直接導致了大明的落寞。
原來,這種雛形,在現在就已經有了。
黨爭,黨爭,這個狗東西,真是害人不淺,害大明不淺啊。
哪怕是到了南明歷史,也黨爭不止。
朱辰從這裡面,嗅到了危險的黨爭味道,也嗅到了濟南知府,大機率已經投靠了漢王。
若非如此,濟南知府要鐵幹什麼?
朱辰深吸一口氣:“你不後悔?”
梅介搖頭:“不後悔,我要是不替他辦這件事,幾十年的書就白讀了,我的功名也沒有了,我孑然一身,有什麼好後悔。”
頓了頓,梅介悽慘一笑:“我也想當個好官,可這個時代,不允許我做清官,不允許世上有比他們更乾淨的存在,他們必須要將你玷汙,直到站在同一條船上。”
“那你錯了。”朱辰搖頭。
梅介看向淮王:“我為何錯了?”
朱辰道:“不會被玷汙的人,永遠不會。”
“前有徐老,餘學夔,楊士奇等人,後會出現一個名叫于謙的人,他們都孑然一身,只為國家而活。”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明初計程車大夫,大多清正廉潔,按你所說,徐老也不該撞牆死諫。”
梅介的眼光,越來越黯淡。
朱辰繼續問道:“你可知知行合一?”
梅介點頭。
朱辰道:“既知做官要清正廉潔,為何還要去幹這些勾當?”
搖了搖頭,朱辰道:“我也不與你多說,往後繼續給漢王運鐵,但運的不能是精鐵,是碎鐵。”
“如此,算你將功折罪。”
梅介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