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之上,百官紛紛側目,看向殿外。
不多時,殿外匆匆進來一道將士的身影,他被宦官領著,跪在了奉天殿的地上。
朱高熾呵呵一笑。
費勁地重新坐回龍椅上,挪了挪屁股,他祥和道:“奏吧。”
那名將士立刻攤開軍報,開始唸誦。
“永樂十一年十二月冬,皇上親率五十萬大軍,趕赴邊關,與瓦剌主力作戰。”
“兩日後,皇上對瓦剌發動進攻,連戰連勝,瓦剌潰逃。”
“為防止瓦剌一騎絕塵,顯威將軍朱辰請戰,親率五千神機營,度過冗長山脈,冒大雪,防雪崩,至生死谷口進行鎮守。”
“短短數日,瓦剌力戰不敵,馬哈木宣佈撤軍,帶兵逃至生死谷,被顯威將軍朱辰全力攔截。”
“此戰,趙王未出戰,安坐於大同驛站,日日逗貓遛狗。”
“漢王拒絕出戰,故軍無前鋒,皇上只能親自上陣,掛帥衝鋒。”
“此戰斬敵六萬,全殲馬哈木主力,盡負於長城內,太平,把禿孛羅兩部望風而逃,揚我大明軍威。”
唸到這裡,百官們有所動容。
楊士奇微微一喜:“皇上果然英明神武,竟全殲了馬哈木六萬主力。”
一時間,對皇上不由敬佩起來。
蹇義也欣喜道:“六萬主力,好啊,皇上厲害,那瓦剌損失如此慘重,豈不要回家哭上一陣子了。”
夏原吉大喜:“空前之勝,皇上這次把瓦剌打得損兵折將,看來瓦剌很長一段時間不會來挑釁了。”
這也就意味著,後續不用再燃燒軍費了。
夏原吉鬆了口氣,又在為國大勝而欣喜。
餘學夔也頷首不斷:“在軍事方面,不得不承認皇上威儀震懾四方,使胡虜不敢跨越長城半步啊。”
這種高興的事情,百官們自然發言活躍了。
國有大勝,朝堂上是一番嶄新景象。
並且,他們對趙王和漢王進行了強烈譴責。
“唉,漢王就藩後,不肯為大明出力,此事確有不妥。”蹇義不悅道。
楊士奇頷首,給予助攻:“是,漢王就藩樂平,朝廷每年給予錢財銀兩,他竟不願為大明衝鋒,實在是傷風敗俗啊。”
蹇義只說不妥,可楊士奇卻直言傷風敗俗。
這對漢王來說,的確是個沉重打擊啊。
夏原吉適時插嘴道:“漢趙兩王,著實有些吃閒飯的嫌疑了,趙王身在大同城都不做前鋒軍,漢王在樂平又不願出來。”
這話,含沙射影。
聽得對面的勳貴,武將集團臉色有些不好看。
這邊,大多數都是支援漢王的。
聽見對面譴責漢王是吃閒飯的,不由也覺得憋屈,但偏偏這是事實,他們想反駁也沒有理由。
於是,一個個憋得臉色通紅,低頭,毫無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