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當參賽隊員們進行已經結束了一天的考核測試,準備吃晚飯時。
他們發現訓練場上出現了一個人影,他看上去身材頗為壯實,塊頭高高大大的。
在大家都已經準備去休息時,這人卻在一位教官的監督下,扛著木樁,圍著操場跑圈,看上去速度還不慢。
“哎,那人是誰啊,我記得今天教官沒有逮到哪個倒黴蛋,懲罰他解散後加練吧?”
“不知道,看上去臉生得很。”
兩人本想再問問其他人,可是肚子一陣咕嚕嚕的叫聲令他們放棄了刨根問底的打算。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還是抓緊填飽肚子再說。
這裡每天吃飯的規矩都不一樣,說是要儘量考慮到國際特種兵大賽可能會遇到的情況。
昨天他們吃了一天的生牛肉,今天就換成玉米餅和甜湯了。
這可不是說教官們發善心,準備了主食,這些食物是需要搶的!
本來食物是按照每人兩個玉米餅,一碟甜湯來分配的,但是教官在打飯時鼓勵他們搶食物,有能耐的人吃的多,沒能耐的人湯都喝不上。
於是每當吃飯時就會出現這樣的場景,許多人一邊跟人打架一邊將食物往嘴裡塞。
有的人手裡攥個餅子,有的人卻只搶到半個。
好在教官將爭鬥範圍限制在了放餐處,到了這個範圍外就不能在爭鬥了。
接下來就是考驗參賽選手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了,每個集團軍只有兩個預選名額,兩個人通常會互相幫助。
而那些同伴已經被淘汰,或者兩人都沒有搶到多少食物的人,他們就只能看看其他集團軍的人願不願意分點食物給自己了。
在短時間內融入新的環境中,並跟周圍的人打好關係,這同樣是特種兵需要掌握的能力,只有融入當地環境,才能更好的打探情報、執行任務。
“咦,訓練場上怎麼還有人在訓練,是沒搶到吃的東西麼?”
參賽隊員們一邊啃著餅子,一邊看向操場上翻著百十斤重大輪胎的人。
“不像啊,那體格應該沒幾人能搶的過他吧。”
之前就注意到操場上有人的參賽者說道:“這哥們在咱們吃飯前就在這了,當時在扛著木樁長跑,現在又換成翻輪胎了。”
有人忽然想起來:“這不是咱們昨天的考核專案麼?”
經他這麼一說,大家同時反應過來:“這傢伙不會是昨天被蛇藥了那人吧,這才一天就恢復了?”
他們有些驚訝的看著訓練場中央的鄭三炮,從他翻橡膠輪胎的動作,絲毫看不出這是個病號,甚至速度比在場九成的人都要快。
沒一會,教官吹響了集合哨,參賽者們立刻將沒吃完的食物塞進嘴裡,將裝著甜湯的碟子放回放餐處。
第二階段的考核中有許多專案是在晚上進行的,如夜間射擊,夜色條件下的潛入等等。
考核從六點半一直持續到了十點多,第二天的專案全部結束後,莊焱、許三多、何晨光拖著疲憊的身軀朝營帳走去。
路過靶場時,他們驚訝發現裡面還有人在打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