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人群中多是常年混跡在江湖的老油條,雖然武功可能不算一流,但眼光卻絕對是一流。因此當這白衣公子出手後,立刻有人驚呼道:“彈指神功?!這個人是關中盜王林逸凡!”
隨著這聲驚呼,更多的江湖高手也認出關中盜王林逸凡的這手絕活——彈指神功。相傳這是一門先天優於後天的武功,修煉者不僅要有足夠的定力來忍受修煉的枯寂,還要有深厚的內功作為基礎才成。
為了發揮此門神功的威力,甚至要將以往所練內力盡數廢去從頭築基,苦修七年待內功精進之後,重新練習。若是天資愚鈍之人,就算修煉十年,也難能有所小成,所以這項武功修煉者越來越少,早已在江湖絕跡多年。
朱欽靈一行人此時也靜靜端詳著那名被稱作關中盜王的白衣少年,像藥老、羅彪、周廣林等老江湖,自然聽過彈指神功的威名。傳聞當年冠絕武林的彈指神功,一旦修煉至小成,便可隔空擊穴,置人死地。若是修煉至大成,便可化氣為劍無往不破。
滕倪此等高手,雖然驚異這林逸凡所使指功不凡,卻也沒過多驚異,畢竟達到小成的彈指神功,也難在自己手下走過十招、
法相則想起自己遊歷天下時聽過的關於這個關中盜王的一些趣事:
相傳關中豪族李家藏有一顆絕世明珠,大如雞卵,通體湛藍。將此珠戴在身上,即便三伏天外騎馬,身上也清涼如冰。若是將此物放在屍體上,可保千年不腐。
盜王林逸凡得知此事後,便休書一封託人送到李府,信中說仰慕李府明珠,不甚心嚮往之,雖不忍奪人所愛,但夜間輾轉難眠,遂特意修書一封,於三日後來李府取珠,還望李員外忍痛割愛,讓予此物,不勝感激云云。
李員外一看這封信,不由又驚又怒,驚的是這個大盜居然將目光盯上自己的心頭肉,怒的是此賊居然如此猖狂,敢明目張膽前來索寶,當我關中李家是什麼地方!?
關中李家,世代豪門,經商者富可敵國,從政者位至宰相,據說其一門曾出過一位皇后、兩位宰相,官至二品大員者多達數十人。在關中地區盤踞數百年,比大明朝的歷史還要悠久。
樹大根深的李家在關中那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連巡撫大人都要給七分面子。因此到了第三日,關中有名的鏢頭護院和朝廷的捕快都被李家請到府上,眾多人馬在李府佈下天羅地網,靜候這位關中盜王。
那李員外還是不放心,在層層護衛的看守下,將明珠揣在懷裡,一整日都守在大廳中足不出戶,看這所謂的盜王如何在眾人守衛之下偷走懷中明珠。
眾人從第三日子時一直守到亥時,眼看這日即將過去,別說盜王,連個鬼毛都沒見到。李員外在心中暗想,看來這盜王也是浪得虛名之輩,見自己家中守衛森嚴,便不敢尋上門,等再熬上半個時辰,關中地區將無盜王的名號。
有道是防賊千日,疏忽一時。就在李員外剛剛想鬆口氣時,房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嘈雜聲,不多時管家帶著一位被煙燻的灰頭土臉的小廝來報說盜王在後院縱火,火勢兇猛,眾家丁正在打水救火。
王員外一聽,心中略微嘲笑:這種小伎倆也想騙我上當?還真是高估了這盜王的水準,只要不離開此廳,能耐我何?
管家這時指了指旁邊那名小廝說到:“這名家僕親眼見到盜王縱火,還有句話要轉告給老爺。”
王員外看了眼小廝,催促其快說。小廝被嚇得連話都說不利索,緊張的答到:“那、那人說,明珠已經到、到手。”
王員外一聽,大驚失色,立刻摸向懷中,發現明珠還在,這才鬆了口氣。然而,還未等其將那口氣松完,只見那名小廝從地上一躍而起,雙手連揮幾下,瞬間將旁邊眾人定住,而後不慌不忙從李員外懷中掏出明珠,留下動彈不得的眾人踏月而去。
白衣公子林逸凡緩步走向人群后的梁三,此時梁三扭曲的刀疤臉被驚愕充斥,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幾十名手下在短短半盞茶的時間內被這名小白臉全部制服。
直到林逸凡走到自己面前才反應過來,呆呆地看著他,想求饒,放不下面子,想拼命,又發覺自己根本不是對手,臉上哭也不得笑也不得,竟愣在原地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