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天下,剛剛由冬末那刺骨的喧寒,轉向春日的雨潤長街,雨點剛剛極為吝嗇地,向這天地間灑下了幾絲,像是老天爺率先預支給天地間的一點兒的甜頭,可即便如此,黃鶯便也不再吝嗇著它的小巧歌喉,開始娟娟清唱“春報曉”,忙著早集的人們,也多了些許的身心舒暢。
長安這座日夜繁華錦繡的天下第一大城,在東坊的市集裡,林硯一大早換洗了衣物,神清氣爽地佩劍而行,悠遊自在地瞎逛著,偶爾在一些小攤位前停下身子,面對攤販的吆喝推售,林硯也僅是笑望著,卻並不打算採購,這倒令攤主感到無比的鬱悶,這種即使腰纏萬貫卻,不肯為自己掏一顆銅子的傢伙,在他們其看來,確實有夠噁心人的。
對於這種想法,林硯自然不曾知曉,便是知曉了,也是無處辯解罷了。
步至一家生意爆滿的茶樓,樓匾之上,有著皇帝的龍璽御印留下的蓋章,其下便是“永春樓”的楷體字樣。
眼前這所謂的永春茶樓,自然是隸屬於皇室的盈利產業,在武當山上香的香客口中,便經常聽說其名聲大噪,因為其不像其皇庭產業,只對權貴開放,對百姓依舊一個樣,雖說確實比平民小店要是貴了許多,但對於長安民眾來說,也並不是貴得消費不起。
林硯剛跨入茶樓,店小二便笑臉相迎,甩了甩抹布,立刻給林硯擦出一張圓滑透亮的桌子,動作嫻熟,快捷且不粗俗,令林硯暗歎這百門百戶,倒也各成一門學問。
小二眼珠小的一轉溜,似乎在用腦海內,那寥寥無幾的詞彙,來形容眼下這個眉目不俗的年輕人。
其由衷地笑了笑,對著林硯說道:“這位意氣風發,風度翩翩的少俠,請問要來點什麼麼?本店名震長安東坊,您想要的吃食,這裡是應有盡有,小的敢打賭,百里之內,少俠絕對找不到第二家,如此般愜心的茶樓了。”
林硯也是笑著,簡略地詢問可否有早點湯水。
這個店小二,便開始滔滔不絕地應答著道:“少俠這是什麼話?早點湯水,本店可是出了名的地道了,銀耳蓮子羹,蓮藕豬肚湯,蛇髓煲湯,熊掌九補漿,百果醉仙露,龍庭春神茶,陽澄蟹黃包……”話語還沒說完,林硯便連忙擺了擺手,這店小二倒是識趣地停下,笑著問,客官來點什麼?
最後林硯也僅點了一碗銀耳蓮子羹以及一碟蟹黃肉包,屬實是其他的菜品,壓根就記不住,這比小時候,去山下看那些單口說書先生報菜名還要快,在聲言那塊碎銀付錢之後,餘下的就權當小費,那小二的態度就更加熱情了,這相當於他半月的薪水了吧?那還不得把人家當祖宗供著?
林硯剛坐下不到半刻,一碗熱氣騰騰的銀耳蓮子羹,便端上了餐桌,林硯看著這白玉青瓷的碗勺,笑著搖了搖頭,有錢人都這麼的奢華?
不過份量也看得出來,相比其他食客,明顯是多了幾大勺,林硯對此也僅是苦笑作罷,至於為何點這道湯食,屬實是林硯完全記不住其它菜品的名字,以林硯那一夜就能通背,並且牢固掌握《三十九橋齊點頭》的記憶力,都沒能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由此可見,這店小二的三寸不爛之舌,是如何如何的滔滔不絕了。
林硯小飲了一口,湯水清甜不膩人,蓮子的香味纏繞舌尖,讓人感到如沐春風般的清爽,而那銀耳的口感膠滑且爽彈,透白如玉,蓮子顆顆蓬鬆飽滿,顆粒分明,令人不由得在腦海裡,憑空浮現那滿塘荷蓮的秀美。
“不愧是皇室盈利的產業,倒是名副其實啊!”林硯也不免由衷地感嘆道
“呀!林兄?你也來此食用早點?”一道略帶驚訝的豪邁語氣,在林硯的耳邊響起。
林硯抬頭一看,聲音的源頭,乃是一位身材健碩的男子,正朝林硯揮擺著手,此人即是皇帝座下,名副其實豢養的江湖鷹士,姓劉名泰,大有否極泰來之意,昨夜朝聖之時,那過審的四個準行客碟子中,就有其一席之地。
其身後緊隨著的,乃是二女一男,正是昨夜星辰昨夜風的四人,確實是沒想到,這四個人都是窩一起的,加上自己,倒也是夠巧。
林硯朝其微微點頭致意,劉泰跨步近前,朝其抱拳,一臉笑意盎然,緊接著便詢問,可否五人同桌而食,一眾食客卻也無甚他想,對於這種江湖上所謂的豪俠兄弟的“大型認親現場”,早已是屢見不鮮,可惜不是啥仇家相認,否則便有早間的好戲看了。
酒樓掌櫃打點著酒賬,對於這類結伴而來的客人,自然是擺了擺手,打發店小二去招待,可當眼角餘光瞟見了為首的劉泰,便是渾身哆嗦起來,屁顛屁顛地跑了過去,卻僅被其一個眼角餘光,便又嚇得腿腳不聽使喚,只能退回去,暗自吩咐店小二準備上等的茶水以及最可口軟糯的糕點。
店小二一邊唯唯諾諾地應允著掌櫃的吩咐,眼角投向林硯,突然就多了些許敬畏。
無他,僅是那劉氏男子,是這茶樓的甲級護衛,隸屬於這酒樓主人,三皇子的直屬護衛,如果這還不夠嚇人的話,那麼對於這位所謂的江湖一品四境的二品小宗師,曾經彈指碎刀身,僅是一掌便打死了兩位來這胡吃海喝,卻仗身份賒賬的世家子弟,事後也全然不怕生事地將屍身懸於橫樑之上,這等在長安聲名遠揚的江湖俠士,實在是令人暗自砸舌,碰面能繞道走便繞道走。
其他四人毫不客氣地入位而坐,正好桌子本就是五邊形的,五人五邊,恰恰坐滿,所有的珍品糕點,以及“瓊漿玉露”皆是上了餐桌之上。
劉泰也是豪爽地拍了拍胸脯,聲言道:“諸位遠道至此,劉某當盡地主之誼,各位遠來是客,這頓餐點,劉某自掏腰包,不足之處及不周之待,各位皆可提出來。”四人也是笑著地點頭致謝。
林硯喝完銀耳蓮子羹,僅是吃了一塊鬆軟糯香的蛋黃酥糕,之後便不再動筷了,自顧拿起腰間的酒葫蘆,這乃是半個時辰前,在坊市攤販的手上買的,裡面盛著的乃是昨晚喝剩一半多的杜康,而自顧自地獨酌,與這茶樓裡的食客相比,卻有些格格不入,頗有點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韻味。
但其實說是所謂的韻味,其實在絕大數的食客眼中,卻是極為礙眼,要喝酒去酒樓客棧喝啊,來這個長安東坊,舉城聞名的茶樓裡裝什麼孫子?當真以為自己是什麼心懷大義的江湖俠士?在這滿是軍府侍衛的長安,你倒是拔劍試試?大牢吃免錢,吃到你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