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般模樣老老實實的,心中卻泛著嘀咕,“也不知這于謙到底有何重要的,孫太后竟這般等著他!”
李孤行想到孫太后滿頭花白還要為國家操勞,不禁心中敬佩,一時之間忘記了飢餓,甚至為方才沒有偷到那碗粥而感到慶幸,偷偷從房梁之上躍了出去,來到文淵閣中。
偷東西非他所長,與其趁著孫太后操勞國事而做個樑上君子,倒不如在此地看著他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保衛家國。
孫太后正著惱時,被李孤行聽了個正著,無奈的忍住了笑。
在他眼中,這幾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大人可算是倒了黴,偏偏觸了孫太后這尊大佛的眉頭。
不過孫太后也太過於不講理,
也不知那于謙到底有什麼好,雖然賢名遠博,但出謀劃策內閣之中同他相彷彿的人卻有不少,不一定非要等他的意見。
況且孫太后說的沒錯,于謙於大人確實不該在朝堂之上公然頂撞皇帝,這倒是成全了他直臣的名聲,卻同時將皇帝的顏面掃的乾淨,左遷到南方養馬去,倒算是皇家的恩德。
正當李孤行想時,忽有一個小太監匆忙趕來,大聲叫嚷,“不好了、不好了!”
內閣跪在地上的兩位大臣見他來的甚無禮數,藉機站起身來呵斥道:“慌什麼,沒看見太后在此,怎能這般無禮!!”
那人道:“前方軍報,皇上......皇上要改道!”
“改道?!!”
內閣之中均是能臣,聽到“改道”兩個字均是懵了半晌,不明所以。
連孫太后都有些錯愕,實在不理解,這“改道”兩個字所謂何意。
大軍出征,乃是兵部連同內閣商議而定的事。
小皇帝朱祁鎮未曾打過仗,更沒讀過基本兵書,連紙上談兵都算不上,更談不上指揮戰鬥,所以出征前孫太后著急能臣干將,將行軍路線反覆推敲與琢磨,這才堪堪定了個確保萬一的行軍路線。
雖然事有從權,可能前方戰況瞬息萬變,大明軍隊迫不得已改道,但依照群臣和孫太后對自家皇上的瞭解,這種可能微乎其微,故而由此驚訝之情。
孫太后怒道:“咱們這位皇帝還真是肆意妄為,出征匆忙,連糧草都沒籌措足夠便帶著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出了京城,現在居然又要大軍改道,不知道他心裡打的什麼算盤。”
那手下大臣道:“可能皇帝天縱奇才,發現了瓦剌部的動向,搞奇襲。太后可別忘了,漢代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時候可比咱們皇上還小。”
“呵!”
孫太后冷笑一聲,不再言語什麼。
之子莫若母,在這個世界上,論對朱祁鎮瞭解,誰也沒有他這個太后心裡清楚自家兒子是個什麼樣的貨色。別說封狼居胥,便是讓他指揮一隊人馬那水平也只比身邊的敬忠太監強不了多少。
三大營的兵力,浩浩蕩蕩五十萬人,被他這樣的水平使喚,不敗的太慘便已是萬吉。
孫太后正想著對策,那送軍報的人一句話差點沒將整個內閣嚇死。
“啟稟太后,大軍改道並不是皇上的意思,而是......而是......”
他說一半便說不出口,很是為難。
孫太后道:“你且如實說,有我撐腰你怕什麼?”
“是......大軍改道,是王振王公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