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陳明覺得馮一平應該能找到這樣的主持人。
聽完陳明的話,
馮一平認同的點了點頭。
大方面的問題,陳明已經解釋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節目後臺的小問題。
這些不需要陳明細說。
馮一平在電視臺待了這麼多年,對這些很清楚。
片刻之後,
馮一平心滿意足的掛掉了電話。
真不愧是他看好的年輕人。
有一些想法和點子,真的讓人眼前一亮。
陳明倒沒有太激動。
他現在的主要任務還是準備接下來的訂婚儀式。
等到訂婚儀式結束之後,
他就開始理論知識複習,考國家話劇院的筆試。
之所以和馮一平聊著新成立一檔節目,主要還是因為馮一平主動問起來了,陳明才想起來這一茬。
不然以陳明的記性,肯定想不起這件事。
進入12月。
網上掀起了學習歷史的浪潮。
值得一提的是,
西洲那邊的網文圈經過一次整頓之後,很多網文作者放棄了自己擅長的題材,轉而攻向現實題材的創作。
再加上,
這次學習歷史的浪潮興起,西洲的很多作者都坐不住了。
藉著《大夏風華》的熱度,很多歷史類的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陳明憑一己之力,影響了網文的發展。
這還是歷史中的首次。
12月註定很熱鬧。
各種賀歲片的爆料相繼而出;月底的影視慶典同樣吸引不少人的關注;馬上上映的《大夏風華》更是牽動無數人的心。
最關鍵的,還是這場學習浪潮。
由電視劇引發的全網學習風氣,真的是從來沒有出現過。
這讓越來越多的人期待《大夏風華》這部電視劇的上映。
當然,
很多人也等著看笑話。
畢竟老話說的好,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如果《大夏風華》沒有讓觀眾滿意的話,現在多少人捧陳明,以後就會有多少人貶低陳明。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作為輿論的中心點,陳明本人完全不在乎網上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