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這是違法的知道嗎?”
一家破舊的店鋪裡。
一臉滄桑的程勇雖然走投無路,但面對走私藥物這種違法的行為,還是不太願意。
“老闆,正版藥物要三萬七一瓶,但外貿洲的藥只需要兩千塊,藥效完全一樣的。”
“藥效完全一樣,價格差二十倍?”
程勇都驚了。
他很健康。
除了有點窮之外,他幾乎沒有身體上的煩惱。
作為一個正常人來說,他很難想象為什麼同藥效的藥物價格能差二十倍。
說實話,沒有得過絕症的人,都不會理解。
這一片段,讓收看首映的觀眾內心不由一驚。
現實中真是這樣嗎?
藥效相同的藥物,價格居然差這麼多。
事實是,華國的現實同樣如此。
特效藥的貴,不在於藥物成本。
甚至,一瓶特效藥的藥物成本,可能只有幾十塊,上百塊而已。
但它的研發貴!
一款特效藥從開始試驗,到進入臨床試驗,最後進入各大藥店,期間研發的經費可以說用海量來計算。
任何一款特效藥的研發過程都是漫長的。
短則三四年,長則十餘年。
這段時間裡,研究室投入的心血和研發成本,絕對不是正常人可以想象到的數字。
從這一點來說,特效藥的定價高,無可厚非。
因為研發藥物的公司不是做慈善,他要保證自己這麼多年投入的研發經費能夠回本才行。
在沒有回本之前,特效藥的價格就不可能低。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把藥價定的低一點,靠病人的數量來回本?
這個問題只要仔細想想,心中就會有答案。
相對於大眾,得絕症的病人終究是少數。
這類病人的量本來就不可能太多。
定價定得低,想要回本,要等多少年?
所以,不能怪特效藥的價格高,實在是其中有難處。
仿製藥的好處就在於,他跳過了特效藥的研發階段,直接抄結果。
少了研發的費用,仿製藥的價格就會非常低。
但這種仿製藥會損害正版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