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熙寧十年生,1歲。】
【八子,元豐元年生,3歲。】
【九子,元豐五年生,24歲。】
【十子,元豐五年生,出生次日去世。】
【十一子,元豐五年生,53歲。】
【十二子,元豐六年生,44歲。】
【十三子,元豐六年生,23歲。】
【十四子,元豐八年生,44歲。】
【這裡面有幾個時間點,是需要家人們注意的,熙寧新法的持續時間,是從熙寧二年到九年,而元豐改制則是從元豐元年到五年。】
【家人們,發現貓膩了嗎?】
——眾人不由自主地瞪大眼。
不會吧?!
【宋神宗的長子到五子,是出生於熙寧二年至熙寧七年之間的,一個也沒長大,他的第六子,也就是宋哲宗,雖然出生於熙寧九年,可卻是當年的十二月,這時候王安石已經被貶謫出京了,然後,他就成了宋神宗第一個活到成年的兒子。】
【不過,宋哲宗自幼體弱多病,這大家也是清楚的。】
【比起他的弟弟,只比他小了一個月,出生於熙寧十年正月的宋神宗的第七子,哲宗算是幸運的,好歹還長大了。】
【嗯,這裡要特別提醒家人們一點,宋神宗的第六和第七子,出生的時間雖然是在熙寧變法宣告失敗之後,可他們的母親懷上他們的時間卻不是,這期間有沒有發生過什麼,誰也無法保證。】
【而從宋哲宗往後,宋神宗又開始頻繁地死孩子,直到元豐五年,後面出生的孩子突然就都變得長壽了起來。】
【中間的第九子是個意外,可因為他年幼時曾患嚴重急驚風,幾乎喪命,被治癒後變成了盲人的緣故,不具備任何威脅。】
【大家自己算算,這已經是第幾次巧合了?】
眾人眉頭緊皺。
“這也太巧了!”
“呵呵,巧到極致,就已經不是巧合能解釋的了。”
“宋仁宗和宋神宗都真有意思,全都是去世前幾年生的孩子,一個比一個長壽,按理說,這時候他們的身體都出現問題了,孩子不應該受到影響才對嗎?”
“是啊,壯年時期生的孩子沒一個長大的,我不信這裡面沒人搞鬼。”
“宋神宗第九子的經歷很能夠說明問題啊,不是沒人對他動手,只是他運氣好才撿回了一條命,這要是他沒變成盲人,還能不能活這麼大就不好說了。”
“……”
……
【作者有話說】
巧合太多,真的很難不讓人懷疑啊_(: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