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君臣奏答或者敕書,那大家還可以推說是朱棣對史書進行了潤色,但牽扯到軍權,大家就沒辦法再自欺欺人了。
“我靠!”
“我人都傻了!”
“所以,老朱是真的考慮過朱棣?!”
“不,這已經不是考慮了= =”
“嘶,這種命令,除了準備傳位給朱棣,我實在想不出其他可能性了。”
“……”
【並且,這還沒完。】
【楊文當時的身份是左軍都督,郭英是武定侯。】
【就在朱元璋讓這兩人名義上聽朱棣調遣後,五月,他又下達了新的命令,“左軍都督率北平兩都司並燕谷寧三衛從燕王參贊,又命武定侯郭英都督劉真以遼府護衛遼東都司悉聽節制”。】【4】
【對明朝軍事不瞭解的人,可能不太明白這是什麼概念。】
【大家可以看一下地圖。】
【不誇張地說,這命令一下,黃河以北基本上就都變成朱棣的地盤了。】
眾人,“……………………”
看了孫昊在明朝地圖上標出來的朱棣可以管轄的範圍,所有人都沉默了。
“我現在相信老朱在人生的最後時刻,真的選擇朱棣了。”
“這放權放的……”
“如果不是選擇了朱棣,朱元璋不可能給他這麼大權利,這不是給自己的好大孫添亂嘛!”
“這種情況,如果還不傳位給朱棣,朱棣不造反都不禮貌了。”
“……”
這個觀眾想說的,就是孫昊想說的。
【講道理啊,就朱棣此時的權利,怪不得朱允炆上位以後想搞他呢,哪個皇帝碰到這種情況,都睡不踏實啊!】
【家人們,你們自己說,老朱如果不是想傳位給朱棣,那他這是想幹什麼?總不至於是擔心好大孫的皇位做的太穩當了,故意給他上上難度吧?!】
……
【作者有話說】
老朱臨駕崩前的這幾道命令真的很不合常理╮(╯_╰)╭
1.《國榷·洪武二十五年卷》:國史雖如此,然永樂所裁定,未遂確也。
2.《國榷·洪武三十一年卷》:朕諸子汝獨才智,秦晉已薨,僅汝為長,攘外安內,非汝其誰。
3.《國榷·洪武三十一年卷》:已命楊文郭英兼總諸軍,聽爾節制,爾其統率諸王,相機度勢,防邊乂民,以答天心,以副吾意。
4.《國榷·洪武三十一年卷》:左軍都督率北平兩都司並燕谷寧三衛從燕王參贊,又命武定侯郭英都督劉真以遼府護衛遼東都司悉聽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