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宋太宗
◎《驢車漂移的後遺症:宋太宗或成為太監皇帝?》◎
第十六章
會怎麼想?
——所有人都沉默了。
這些現象結合到一起,他們真的很難不聯想到天譴,聯想到大宋氣數將盡啊!
“這就是宋真宗要搞天書封禪的原因?”
“我突然有點理解他了。”
“這種情況下,想找一個破局的辦法,確實挺難的。”
“澶淵之盟已經簽了,天災不是宋真宗能控制的,兒子一時半會也生不出來,前面兩位皇帝得位不正也是既定事實,這樣一來,想穩定大宋的統治,就必須有一個大事件來增強民心。”
“所以,宋真宗搞天書封禪不是為了歌功頌德,而是在打輿論戰?”
“怪不得沒人阻止呢!”
“我懂了,這就跟某些公司越是到了瀕臨破産的時候,就越是要粉飾太平,打腫臉充胖子一樣。”
“……”
到這裡,大家也算是多少理解了宋真宗的難處。
只是,理解難處歸理解難處,眾人還是不覺得事情有嚴重到非要搞天書封禪的程度。
退一萬步講,即便是一定要封禪,也沒必要那麼聲勢浩大,勞民傷財吧?!
又是玉清昭應宮,又是發動百姓請願的,明明各地災害不斷,國家已經那麼困難了,辦點實事不好嗎?!
……
趙匡胤皺了皺眉。
自從猜到趙恆可能不是自己的後人,他對這個宋真宗的感官,就變得微妙了起來,怒其不爭的同時,又帶著點鄙夷不屑,但與此同時,他又難免為大宋的未來憂慮。
畢竟,不管宋真宗是誰的兒子,他還會不會搞天書封禪,天幕上列舉的那些天災大機率都是難以避免的啊!
並且,聽天幕的意思,這還只是個開始,到了宋仁宗年間,情況會更嚴重。
老天!
這難道真的是對他背叛舊主,得位不正的懲罰嗎?!
——趙匡胤心頭狠狠一抽。
趙光義的腦海當中也閃過了類似的念頭,但很快,就又被他壓下去了。
不!
他沒錯!
當日他們兄弟明明在母後跟前約定好了,是二哥先試圖毀約的,把他當成自己兒子的踏腳石的,他不過是先下手為強罷了,難道非要等到對方過河拆橋嗎?!
……
天幕還在繼續播放。
【說到這裡,宋真宗當時的處境,大家心裡面想必都有一杆秤了。】
【up主這裡並沒有說天書封禪正確的意思。】
【我們分析的只是宋真宗的動機,至於他採取的辦法是不是正確,大家見仁見智,畢竟,天書封禪雖然短暫地給宋朝的統治打了一記強心針,可當虛假的繁榮褪去,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是實打實的。】
【它大大的敗壞了宋朝官場的風氣。】
——宋真宗的雙眸之中閃過一絲心虛。
其他人卻議論紛紛。
“可不是嘛!從這之後,官場上就掀起了一股進獻祥瑞的風潮,一直到宋真宗駕崩才被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