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p主自己都說了,陸賈是當代人寫當代事,那些事情都是他親身經歷過的,這還能有假?”
“……”
【但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曾採擷此書,可他都把項羽的《垓下歌》記錄下來了,卻偏偏並沒有收錄《和垓下歌》。】
【他為什麼沒有收錄呢,是不想嗎?】
眾人,“……………………”
神特麼不想_||
不過,吐槽歸吐槽,孫昊的潛臺詞,大家還是get到了的,無非就是想說在司馬遷看來,《和垓下歌》的真實性存疑,所以,他才沒有采納。
畢竟,司馬遷生活的時代跟陸賈極近,他若是從其他渠道進行了驗證,最終證實了這首詩跟虞姬無關,也不奇怪。
……
天幕繼續播放。
【說到這裡,up主有必要跟大家科普一下,《和垓下歌》的文學價值。】
【這是一首五言詩。】
【在西漢初年出現一首五言詩,大家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
各個朝代的詩人,聞言都目瞪口呆。
其他人不清楚漢朝出現一首五言詩的意義,他們難道還能不清楚嗎?!
這完全就是開宗立派了啊!
果然!
孫昊緊跟著也說到了這裡——
【那個年代,流行的都是騷體詩,特點便是每一句都會帶有“兮”字,而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就完美符合這個要求。】【3】
【這種情況下出現一首五言詩,不誇張的說,完全就是開宗立派的節奏啊!】
【大家覺得,這是虞姬該有的水平嗎?】
【up主倒也不是貶低虞姬,而是在先秦時代,讀書那是貴族的特權,一般的百姓,連字都不認識。】
【虞姬只是個舞姬。】
【大家可不要相信一些影視作品當中的橋段,以為虞姬是貴族出身,跟項羽青梅竹馬之類的,真正的貴族怎麼可能去宴會上跳舞,供人取樂呢?】
【當然,不是說舞姬就不能識字,只是,正常來說,虞姬的文學素養強到這種程度的可能性,有多高呢?】
【作者有話說】
陸賈:一不小心開宗立派了,怪不好意思的~~
1.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2.《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3.《史記·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