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便有斥候來報:“前線已清點完畢,敵軍死傷十四萬餘,我軍傷亡四萬餘。”
“好,知道了,傳令斥候,加強各路戒備。”陳憶說道。
“諾。”斥候應聲而去。
這時陳憶回到父帥賬中,勍公看著滿身是血的兒子,兩個眼睛紅了,說道:“我兒長大了。”
陳憶上前抓著父親的手說道:“要不是爹在後坐鎮,孩兒的心都是懸著的。一時沒有看到冉叔回來,孩兒一時心都亂了,真怕出現什麼預想不到的結果。”
“公子,末將讓公子擔心了。”冉蘅說道。
“看到冉叔歸來,總算是塵埃落定。冉叔之驍勇,真乃南陽第一人也。”陳憶說道。
“你們總算是有驚無險,車裡機是死了,陽子關還在他們手中。”勍公說道。
“敵軍雖敗,也受重創。敵軍任然兵力佔有優勢,貿然取城恐有不妥。”冉蘅說道。
“是啊,我也一時沒有對策,容我再想想。”陳憶說道。
“不用再想了,你們都先回營洗洗,滿身是血,先做修整,而後圖取。”勍公說道。
“好,冉叔,你先回營好好休息。”陳憶說道。
“好。”冉蘅告退。
“憶兒,你也去吧。”勍公說道。
“我去看下受傷的將士,然後再去休息。”陳憶說道。
勍公點點頭說道:“去吧。”
陳憶來到傷兵營後,看見軍中郎中正在給軍卒包紮。一般人這種場面卻是看不得,有疼的大聲怒吼的,有慘叫的,有咬斷牙的,有沒了胳膊的,有腿被踩成肉泥的......看著處處都是慘象。
這時陳憶心想:倘若天下太平,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戰事,百姓能夠安家樂業,那該多好。可是天下的人啊,都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君王更為可怕,不惜發動戰事。至使邊關流民失所,將士血拼。老人無兒,婦人無夫,孩童無父。想想這些幕後之人,何其憎惡。
陳憶是越想越氣憤:和平無戰的年代就不好嗎?最起碼家人能團聚,家家有糧吃,有衣穿,何其不美哉!
這時的陳憶恨不得把發起這場戰事的人剁成八塊,想著想著陳憶就走出了神。
“末將參見將軍。”有人說道。
陳憶回過神來,看見是城門令,說道:“怎麼樣,還疼嗎?”
“多謝將軍關懷,不疼。”城門令說道。
“軍規如此,也是為難將軍了。”陳憶說道。
“從軍多年,這個道理還是懂的。將軍這般年紀,能有此作為,實屬不易,難得的人才。”城門令說道。
“敵軍範我邊關,這也是沒有辦法,倘若人與人之間、家與家之間、國與國之間都不計私利,和睦處世,相互幫襯,何至於讓諸位將士受此大難。”陳憶說道。
“我等甘願為之赴死,好男兒自當為家為國血撒疆場,死而無憾。”城門令說道,“現在天下不一統,想無戰事,那是痴人說夢。”
看著陳憶凝重的表情,城門令立馬說道:“將軍,卑職看到將軍一時激動,無意冒犯將軍,請將軍恕罪。”
“冒不冒犯倒是無妨,不過將軍能有此遠見......敬佩。”陳憶說完,又拍了拍城門令的肩膀,離開了。
這時的陳憶,邊走邊覺得沒有力氣,實在太累,差點摔倒在地。硬撐著回到大帳,整理梳洗了一番後,又來到父親的大帳。
“你不用管陪著我,快去好好睡一覺。”勍公說道。
“沒事,我不累。”陳憶說道,其實怎麼可能會不累,誰不是凡胎肉體,又不是鐵打的。他也知道父親時日不多了,中狼毒箭,根本好不了,只是苦撐著日子而已。
“憶兒真的長大了。”勍公說道。
“要是一直長不大多好,要是沒有這場戰爭,要是隻在普通的家庭那該多好,爹也不會受傷。”說著說著,陳憶的眼睛又開始紅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處,誰又能逃避的了。國與國之間,數千年以來都是你死我活的掙扎中,爾虞我詐,已經不足為奇。你說的普通人家也有普通人家的苦處,向來若肉強食。如果不能有一番作為,讓自己強大起來,總會被權貴、被歹人欺負,歷朝歷代都一個樣。再者,人生如果沒有至高的追求,平凡瑣碎的度日,日復一日,也是很荒誕。所以在你往後面對人生困惑的時候,不要害怕,只要有一口氣在,天就塌不下來。”勍公說道。
“可是爹,書上說‘人之初,性本善’,不應該都是向善而生,向美而生的嗎?”陳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