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才將林新等人讓進一個房間,這是老師們開會和接待來客的地方,裡面放著一套舊的木質沙發,還有幾個凳子,一看就知道有些年頭了。
馬德才給大家倒上茶水,等著老師們下課。
時間不長,下課的鈴聲響了。
這裡上課下課使用的是電鈴,只要設計下下,時間到了,就能自動響鈴。
老師們走出教室,隨後學生們也魚貫而出,上廁所,大鬧,說笑,好不熱鬧。看著學生活潑的樣子,大家都露出了笑容。
老師們和大家見了面,留下校長接待李新等人之外,其餘的三個老師,又接著上課了。六個年級,四個老師,每個老師幾乎就沒有休息的時間,即使如此,每節課也有兩個年級的學生上自習。
沒辦法,老師少,只能這樣。
即使這樣,四個老師中,也有兩個是支教老師,長期固定的老師也就只有兩個,其中一個還是校長。
村裡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但是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小學校長也姓馬,叫做馬開亮,是村支書馬德才的本家。
馬開亮將學校的情況介紹一遍之後,說道:“我們學校,最缺的就是能長期在這裡上課的老師,除此之外,辦公設施,圖書,娛樂體育設施也是我們需要的。現在老師們的業餘時間,幾乎就是上上山,看看風景,時間長了,也就看膩了,要是能給我們資助幾臺電腦就好了。”
“有沒有因為家庭貧困上不了學的?”李新問。
“當然有了,不過不多。也就是那些家裡沒有勞動力的家庭才會讓孩子在家幫忙,不讓孩子上學。”馬開亮說。
“上學不是免費的嗎?”林詩雅問。
“學費是免的,但是有些家庭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時間上耽誤不起,所以就不上了,雖然我們也下去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就有一些家庭執迷不悟,認為即使上了大學,照樣找不到好工作,還不如趁早工作,補貼家用,減輕家庭負擔。”
馬開亮的話,讓大家陷入沉思。
現在已經不是經濟問題了,而是觀念問題,這個不解決,貧困人家的子女上學問題,就不能得到有效解決。
林新等人,深感肩上的任務艱鉅。他們也沒有想到在一些深山的家庭裡會存在這種思想,這個問題不解決,失學問題就不能得到徹底解決。
“馬校長,你說的這個問題很嚴重,我們回去以後會給有關領導彙報的,爭取早日拿出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李新表態道。
“另外,今天林總他們公司也給學校帶來了一些圖書,你們交接一下,希望學生們有了這些圖書以後,能開闊視野,把眼光放在外面的世界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早日學成歸來,報效母校,徹底解決師資短缺問題。”
接下來,在幾個人的幫助下,把葉城和林詩雅他們帶來的圖書搬進了校長辦公室,林詩雅將圖書清單交給馬開亮,在張可可的監督下,點驗之後,辦理的捐贈手續。
張可可不失時機的拍下了一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