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派遣楚荀帶兵的事, 自然也是有人不服的,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 憑什麼率兵出征?因此聖旨一下,武官間不平之聲頗多。好在這一點謝重澤之前已想到,派人去請了太尉幫忙。
太尉邱浩宇是愛才之人, 對楚荀這個人也頗為欣賞,因此同意了相幫。聖旨下了之後, 在武官們還議論之時,邱浩宇就去了一趟城衛營, 說是預祝楚荀出征順利,實際上也是去做了一些指點, 邱浩宇也曾在秦州徵戰過, 對那裡尚算了解。
邱浩宇作為如今武官的巔峰人物,雖然不再出徵只是掛著太尉尊職,但也是武官們敬仰的人物, 他既然表了態,其餘人自然不好再說什麼,何況楚荀雖有些耿直, 可作為武舉探花, 也不是那麼好惹的
這件事很快便塵埃落定, 只待大軍整頓完畢即可, 楚荀和溫洛也各自回府做了準備。
期間盧承英以商議點兵一事為由,去見了許安瀾一趟。
兵部會客的偏廳裡,許安瀾屏退了左右, 與盧承英相對坐著,。
“此次陛下撥出十萬大軍助傅將軍此戰,如今京中軍力還剩多少。”盧承英開門見山問道。
“不足三萬。”許安瀾比了一個手勢。
“到時候如何放寧王入城?”盧承英問道。
“陛下如此看重秦州戰役,京中自然要精英盡出,一舉平蕩庫塔納了,剩餘三萬兵力,有一半在城外紮營,一半城內防守,彼此輪值。”許安瀾說道。
盧承英瞭然,這是要把精兵外派和留在自己手上了,如此城裡留下的大多都是烏合之眾,屆時寧王舉兵北上,破城不在話下。而溫昱登基不過一年,對京城軍力分佈情況掌握不足,謝重澤再怎麼聰明也不過入朝月餘,更是瞭解不多,而許安瀾如此安排,也無人會說什麼,畢竟邊關戰事,兵部用心又有何錯。
盧承英不再多問,兵力排布一事上,便由許安瀾負責,他問起另外一事,“之前你與老夫故意對立,似乎並未取信他們,這次你自請出征,陛下也沒批準?”
“意料之中。”許安瀾倒沒有意外,淡淡說,“謝重澤年紀輕輕有此眼光謀略,是為良才,可惜不在我們陣營,將來不能留他。”
“老夫很是好奇,你為何要冒如此大風險幫助晉王?”盧承英忽然來了興趣問道。
許安瀾看他一眼,“盧相又是為何呢?你已官拜左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晉王又能許你如何地位讓你襄助?”
“哈。”盧承英一笑,隨後略帶感慨的說道,“老夫只是覺得,晉王當年著實可惜了,本是國士無雙,卻落得如此下場……然國之昌盛,更需有能者為之。”
“盧相慧眼通透,晉王有才有德,良禽自當擇木而棲,下官亦然。”許安瀾回道。
“既然如此,老夫祝許大人以後能一展宏圖。”盧承英知道許安瀾未說全部實話,但也不再追問,只是回道。
許安瀾:“承盧相吉言。”
“之前王爺讓我收集寧王與庫塔納勾結的罪證,如今已有七八,只待寧王功成之時,一舉反撲了。”盧承英提醒許安瀾最後的一步。
“自然,盧相盡管放心,寧王年少時雖驍勇善戰,但畢竟多年過去,不可比擬當年,何況滇州近年來巫苗混亂,寧王必然還要留人鎮守,他指望著京城有人裡應外合,尚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盧承英:“辛苦許大人了。”
送走盧承英之後,許安瀾繼續忙於出兵一事。
……
兵部效率非常,三日不到,十萬大軍已全部整裝待發,溫昱親自至城外送行,直到大軍走遠才起駕回宮。
回宮的馬車上,謝重澤坐在裡面正看著書等著溫昱。
溫昱上車後便往謝重澤身邊一坐,感嘆道:“不知道這次是否順利。”
謝重澤放下書,抬手環住溫昱的肩膀,“不必擔憂,一切還有我。”
溫昱把頭靠在謝重澤肩上,緩緩說道,“我沒想到二皇兄竟有如此身世……”
謝重澤也沒想到,雖然他聽說過端王曾不受寵過一段時間,但也未料到這之間竟有如此隱情,所以前世端王汲汲營營是為了一個身份,並且在最後選擇了幫助那個真正動手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