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狗蛋一邊從兜裡掏出零食吃著,一邊東張西望,這學校規矩那麼嚴,要是我得無聊死。
站了一會兒,看門守衛看到長盛拿著一本書,神色恭謹,好感大生,開了點門,給他們遞了兩個凳子出來。
“喏,坐一會兒吧,要到中午才散課休息。”
“謝謝叔叔。”
“你們來學塾幹什麼?”
“來看望朋友,送他一本書。”
“就你手裡這本?放這兒吧,登記好他學班姓名,我們會給他送去。”
“謝謝大叔,我也不知道他在哪個學班,等他出來我給他。”
“你這是什麼書?”
“《學識啟蒙》。”
“哦,給我看看行不?”漢子說著一臉期盼。
長盛也沒多想,便遞給他。
漢子小心翼翼的看著封面,用手摩挲著書本邊角,翻來看去,並沒敢翻開書頁,眼神熱切。
“哎喲,你們看看好像真是這本書,我娃兒就想要這本,唉,老子怎麼買得起嘛。”
“哎,我家那兩姐弟也想要,真買不起啊。”
“以我們的薪俸除開生活開銷要湊兩三年吧?”
幾位漢子都擦了擦手拿在手裡過了過手看了看,戀戀不捨地遞還給長盛。
“不行,我今年怎麼也要湊錢給那小崽兒買一本,看著這本書我都想進學塾了!”
“你那把年紀進學塾,老臉不臊得慌?”
“你們懂啥,學文識字有啥丟人的?要是現在你就會讀幾篇文章你願意不?”
“也是,我們這輩人沒希望了,努力掙錢把希望留給下一代吧。”
也許孩子們在懵懂的年紀不會真的懂,爹孃為什麼會一直對他們耳提面命好好讀書?為什麼他們總是那麼辛苦?
長盛對這幾個淳樸的漢子肅然起敬,忠於職守,不起貪心。
經過這個小插曲,裡面的漢子又給他們遞了個高凳子出來,上面放著茶水。
一般縣級到以下的學塾都分為稚童班(四五六歲)、學齡班(七八九歲)、晉級班(十、十一、十二歲)、適用班(十二歲以上),分為文武課。
要想考取功名,為國出力,就要到郡城一級或者更高階別的學府的經世班(十四歲以上)求學,透過皇宮裡舉行殿前考試,獲得硃筆御批名次的人就會被朝廷錄用,吏部依據名次安排一應官職,魚躍龍門,光宗耀祖。
等到中午,最先歡快跑出學塾大門的是稚童班,長盛看到二林跟著在後面出來,陰著臉。
長盛拉了拉狗蛋:“狗蛋,二林心情不好,等下你不要刺激他。”
狗蛋一臉不解。
學子進學塾並不是按年紀分班,而是根據受教育經歷和學識程度,一個班裡,年紀並不是唯一標準。
走來的二林看到長盛和狗蛋,陰霾的臉立馬布滿笑意跑了過來。
“長盛,狗蛋!你們怎麼來了?”
狗蛋:“來看看我們的小夫子大人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