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二河為官多年,好強主戰、剛正不阿,如同擺在明面的棋子,厭惡他的人自然少不了。
但能找出證據,使邵皇下令將白二河株連九族的人卻只有那麼幾個。
白平倒吸一口冷氣,感到頗為棘手。
白平在記憶中挑出了兩個人選:
文淵閣大學士魏照中,議和派。
還有兵部尚書林關,也是議和派。
此二人經常與白二河唱反調,是在京議和派中官階數一數二的人。
平時也沒少和白二河這個主戰派對著幹,沒少把白二河氣夠嗆。
白二河家在淮陽,一年也就進京五六次。
滿心期待上朝,哪次都沒讓他失望,惹一肚子氣回家,到家就破口大罵這二人,可見白二河與這兩人多不對付。
不過一葉障目這個道理白平懂得,不能先入為主。
前任白平對朝堂的記憶只有這麼多,白平還要收集更多資訊。
從茶館裡出來,白平看見許多百姓圍在街邊七嘴八舌討論著什麼。
有人不明情況問道:
“發生什麼事了?”
一名商人道:“你怕是還不知道,前日郎員外家死了人。”
有人不信:“郎員外積德行善,家中怎麼會鬧出人命?”
“郎員外沒有事吧?”眾人紛紛詢問道。
商人搖頭:“不清楚,官府告示上什麼也沒寫。事發當日街坊鄰居們沒有聽到聲音,第二天早上屍體被抬出來時以白布蒙面,不知是何人。”
一個買菜小販說道:“之前去郎員外府送菜,經常能見到郎員外一個人灑掃庭院。這幾天依舊正常送菜,但我再也沒見過郎員外。”
“郎員外不會出事了吧?”有人不禁發問。
“胡說!”
一名老婦人狠狠瞪了那人一眼。
一個佃戶反應有些激烈:
“別說晦氣話,就算郎員外要死也不是現在!”
有人雙手合十,默默祈禱:
“菩薩保佑,郎員外一定平安無事。”
白平也有些好奇,湊上前檢視。
只見這是一張懸賞告示:
遙安縣郎員外府命案,官府必嚴厲察辦。必抓兇手,嚴懲不貸!
如有形跡可疑之人及遊方僧道,亦即盤問報官審訊,不可容隱。
協官府緝兇成功者,賞白銀十兩。
倘敢懶惰偷安或玩違不遵,一經查出,定嚴拿重懲,絕不寬恕!
各宜遵循,勿違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