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下來後,鄭國皇帝反思了一下自身的過失,雖說施蘭心欺詐在前,但若非他貪戀美色,又怎會獻醜於人前?
故鄭國皇帝下了一道罪己詔,希望鄭國上下引以為戒,莫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不然,下一次,焉知不會是亡國之兆?
罪己詔令鄭國百姓震驚不已,卻又覺得皇帝說得對,指責別人之前,首先得看看自己,從中吸取教訓。
經過一番選拔,鄭國皇帝選出了比太子更為合適的儲君,新的太子正是原文中鄭國唯一不受女主光環影響的六皇子。
因他沒有如其他人那般痴迷於施蘭心,被施蘭心記恨,一眾愛慕者哪裡捨得她受委屈,便聯手弄死了年僅十三歲的六皇子。
六皇子到死也不明白他做錯了什麼,難道就因為他不迷戀施蘭心?
施蘭心被鄭國皇帝召見時,六皇子等未成年的皇子倒是想偷偷跑來看熱鬧,但被皇子所的老師管著,不得外出。
之後,幾個小少年找機會偷看了施蘭心一面,六皇子心如止水,不為所動,其他幾個卻著迷了。
六皇子當即覺得不對,可看眾人詭異的表現,聰明的他選擇閉嘴,躲到書房裡日夜練字,不摻和這些事。
皇帝看中的便是六皇子遠超同齡人的冷靜沉著,再看他才能出眾,只是性子低調,才一直不顯,更為滿意幾分。
收到自己“病逝”,六皇弟取代他的位置的訊息,昔日的鄭國太子淳宰傷心不已,但在施蘭心的安慰下,又覺得一切是值得的。
萬里江山,錦繡前程,都及不上施蘭心的一根指頭,便是為她放棄所有,又如何?
在施蘭心和淳宰私奔,行蹤不定的時候,寧蕭一邊派大奸臣系統盯著兩人的一舉一動,一邊排程人手。
張閱等人已經做好準備,待船隻湊齊,便可先一步的出海,在選定的島上開始初期建設。
在此期間,寧蕭會拼命的壓榨劉遠等一眾新鮮力量的能力,有分寸的薅齊國的羊毛,給張閱等人提供建國的第一筆資金。
劉遠等人累成狗,張閱等人跑斷腿,寧蕭卻優哉遊哉,偶爾批批奏摺,逗逗寧無憂,卻無人敢指責他。
他肯放權是好事,難道要逼著他重攬大權,繼續挾持幼主?
但時間一長,齊國官員撐不住了,孃的,他們日夜辛苦,寧蕭卻吃吃喝喝,還有沒有天理了?
面對眾人的怒火,寧蕭若是願意,從他嘴裡說出來的話,總能說到人的心坎上,叫人心甘情願的被他壓榨。
比如劉遠等人上折,說過於疲憊,請求朝廷多派人手時,寧蕭會這麼回覆,“卿等辛苦,吾心甚疼,奈朝中無人,心力交瘁,實在為難。”
“卿等均懷大才,乃齊國未來之肱骨,故吾雖慚愧,卻不得不將重任交託於卿等,只因,放眼天下,吾唯卿等可託!”
收到這樣的回覆,劉遠等人頓時像打了雞血一般興奮,士為知己者死,攝政王既如此看重他們,信任他們,他們便是累死在衙門也應該!
當然這是忽悠年輕人時的說法,在一些老臣表示太忙了,都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忙的時候,寧蕭當眾咳了兩聲,一副生病了身體孱弱的樣子。